云集四方評論,小明陪你“辯”新聞。

  今天,一則消息刷爆濟南人的朋友圈:濟南地震了!據濟南市地震臺網測定,7月10日5時33分在濟南市槐蔭區吳家堡鎮發生M1.5級地震,震源深度8公里。

  以下是市民知道消息后的反應:

  天才少女幻次:啥。。。。。。濟南地震了????我一直在家躺著啥感覺都沒有啊????

  楚菏:看了新聞才知道,濟南真的地震了。

  這次發生的地震震級較小,轄區內無震感,大家不要恐慌!而且,像這樣的小震濟南已經發生過很多次。

07月10日05時33分M1.5級地震震中分布圖07月10日05時33分M1.5級地震震中分布圖

  3級以下的小震有很多,5級以上地震很少

  小明查了下濟南市地震局的網站,發現3級以下的小震太多了。

  2013年11月30日04時30分在濟南市章丘市發生M2.0級地震,震中位于:北緯36.65度,東經117.62.4度。

  2014年發生過一次2014年1月26日4時03分在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發生M1.5級地震,震中位于:北緯36.60度,東經117.24度。

  2015發生過一次。歷城0.7級地震,震源深度5公里。

  2016年濟南發生過1次地震。長清區ML2.3級地震,震源深度10km。

  2017年濟南共發生過5次地震。分別是濟陽垛莊1.6級地震,濟陽曲提1.6級地震,歷城。泰安岱岳區。章丘交界ML0.9級地震,商河縣1.0級地震,歷城1.2級地震。

  濟南轄區內歷史上共發生過3次5級以上地震,分別是:1620年(明萬歷四十八年)10月19日濟陽5.0級地震。1622年(明天啟二年)4月17日長清5.5級地震。1835年(清道光十五年)6月6日平陰5.0級地震。

  地震多大能感覺到?

  據濟南市地震局,近年來,幾乎每年濟南都會出現3級以下的地震,人們一般感覺不到。通常來說,5級以上的地震才會對老舊樓房等建筑產生影響,6級地震會對行走產生影響,7級地震會使站立產生困難。自1979年有地震監測以來,濟南3級以下的地震每年都會發生,而3級以上的地震一般7到8年發生一次。

濟南為何小震那么多?濟南為何小震那么多?

  濟南市位于魯西隆起帶的西北邊緣,處于郯廬、聊考兩大活動斷裂帶之間,多條斷裂從我市轄區及周邊穿過,地質構造復雜,但地下無大活動斷層,強震發生概率小,基本不存在發生大地震的地質構造背景。

  而且,濟南坐落在渤海以西的陸地,本身處于一個直徑大約150公里的隱形盆地中心區,正圓形盆地中心區構造通常有大面積的花崗巖山根,這奠定了它地質穩定性偏高的基礎。而在其最靠近渤海海岸的東面,有一個小型盆地,緩沖著來自海洋對其巖層的正面沖擊。

  這兩個盆地對濟南來說,有利也有弊。有利的是,它們可破壞穿越濟南及其附近的有關較大裂帶構造,緩沖其對濟南的直接沖擊。壞處是,任何一條裂帶一有“風吹草動”就會傳輸流體影響濟南。

  假如真來了地震,如何躲避?

  是假如!小明查了下之前的報道,作為首個國家防震減災示范省會城市,濟南在2015年就已經有地震應急避難場所495處,其中,達到國家標準的I類避難場所有16處,總面積達1915422平方米。

  目前,濟南有測震臺9個,強震臺14個,前兆測項53項,流動地震臺3套,宏觀觀測點106處。監測能力達到1.0級,能夠實現2分鐘自動初報,5分鐘地震速報。

  不單單是這些,從2017年1月1日起,濟南所有新建工程均按不低于地震烈度7度進行抗震設防。而且,我市還全面實施農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加快實施危舊房改造工作,提高農村住房抗震設防能力,力爭2025年全市基本實現抗震農房全覆蓋。

  看完這些大家就放心了吧,雖然濟南小震頻發,但發生強震的概率很小。另外,再提醒一下,市民看到地震消息時,不要恐慌,要以官方速報為主,做到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

(來源:齊魯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