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則不算太熱的新聞卻觸動了不少人的心,被稱作“中國百校之父”的田家炳辭世。

  田家炳基金會10日發布訃告,香港慈善家田家炳當日上午安詳辭世,享年99歲。

  田家炳1919年生于廣東大埔,早年于南洋創業;1958年舉家移居香港,憑著堅毅精神及辛勤耕耘,創辦化工實業,為業界翹楚;1982年創辦田家炳基金會,以“回饋社會、貢獻國家”為宗旨,致力捐辦社會公益事業,尤重教育,惠澤全國。

  據田家炳基金會統計,至今,田家炳在全國范圍內已累計捐助了93所大學、166所中學、41所小學、約20所專業學校及幼兒園、大約1800間鄉村學校圖書室。

  田家炳幾十年持續支持教育事業的善舉贏得廣泛贊譽。他在香港獲得過“感動香港十大人物”“愛心獎”等獎項,被授予香港特區政府最高榮譽大紫荊勛章。全國范圍內,也曾被數十所大學頒授榮譽博士、院士頭銜或聘為榮譽教授。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也在10日對田家炳辭世表示深切哀悼,并代表特區政府向他的家人致以深切慰問。

  壹探君查閱發現,田家炳老先生的足跡遍布中國各個省市,其中也包括了山東。

  田家炳在山東的足跡

  田家炳對山東的教育事業也做出了不少貢獻,其中以他名字命名的項目有四個,包括山師田家炳教育書院、日照田家炳實驗中學、曲阜市田家炳小學、曲阜市田家炳中學。

  山師田家炳教育書院

  在山東的幾個捐助項目中,知名度比較高的當屬山東師范大學的田家炳樓。

  在山東師范大學,有一座田家炳教育書院,即四號教學樓,即為田家炳先生生前捐建。

  田家炳先生非常關心山東師范大學的發展情況,2012年6月,時任山東師范大學校長應田家炳基金會榮譽主席田家炳先生邀請赴香港出席田家炳基金會成立三十周年慶典,并向田家炳先生介紹了學校的發展概況和田家炳教育書院的情況。田家炳先生表示非常關注山東師大的發展,對學校發展所取得的成就感到高興,也祝山東師范大學立足新起點,實現新跨越,不斷提高教育質量和科研水平,為國家培養出更多的優秀人才。

日照田家炳實驗中學日照田家炳實驗中學

  日照田家炳實驗中學,即日照第二實驗中學,位于日照市區香店河東岸、山東路中段,占地54.2畝,建筑面積13800平方米。學校1996年開班招生,現有教學班38個,在校生2100余名,教職工149人,其中省、市、區名師、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等52人,省特級教師1人。

  公開資料顯示,2002年,日照市政府向田家炳基金會申請資助250萬元為原日照市第二實驗中學興建科技藝體館,日照市政府為銘謝田家炳先生無私捐資助學的義舉,特將學校更名為日照田家炳實驗中學,并將新建科技藝體館命名為懿德館,于2003年4月18日隆重舉行揭牌和科技藝體館奠基儀式,2004年9月20舉行落成剪彩。

  曲阜市田家炳小學

  曲阜市田家炳小學原名古泮池小學,始建于一九四八年,位于古泮池畔。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關懷支持下,學校得到蓬勃發展。一九九九年八月學校遷入現址,新校是由政府、村街和學校共同投資1100萬元建成。

  建校過程中,香港企業家、慈善家田家炳先生為學校捐款100萬元,為了弘揚田家炳先生助學之義舉,一九九九年九月二十三日學校更名為田家炳小學。

生活至簡的慈善家生活至簡的慈善家

  在香港,田老絕不是一級大富豪,捐款總數也不是最多,但卻是捐款比例最高的。從1982年開始,他就把財產的80%捐獻給了田家炳基金會,而只把個人財產的很小部分留給子女去經營,而這不是可以坐收租金的物業,是需要努力打拼的田氏化工生意。

  他常說,自己非常珍惜上天賦予難得的晚年歲月,又怕“晚景無多”,故從不顧高齡,萬里長途跋涉,為的是當面勉勵青年學子,收到拋磚引玉之效。

  為減少對接待單位的打擾,每次外出,田老都把行程安排得盡量緊湊,往往是一周走訪幾個城市,出發前再三叮囑相關單位一切接待從簡。有時,到一間學校,接待人員會尊敬地遞給老人一瓶礦泉水,但老人總是自己帶水喝。他常對人說,礦泉水沒喝完就扔掉太浪費了,而且不環保。如此刻薄自己的老人,卻往往豪爽地給學校一捐就是數百萬元。

  有記者采訪田家炳時注意到,他身上穿的西裝竟是40多年前的。他翻開左邊的衣襟,露出內袋一個小布貼,上有服裝店的電話,號碼只有6位數——這是1960年代香港電話號碼的印記。因為傷風感冒,田老的兒子熾先給他拿來一盒紙巾,但老人擺擺手示意不用,然后從褲袋里掏出一張抹手紙繼續使用……

田家炳先生接受英國女皇授勛田家炳先生接受英國女皇授勛

  田家炳先生他的財富和人生幾乎都獻給了教育。

  此前,有媒體采訪田家炳問及他對于財富的看法,田回答說,“良田萬頃,日食一升;大廈千間,夜眠八尺。”錢放在自己荷包里,雖能以錢賺錢,積聚更多的財富,但有時也會因世界形勢轉變而受到損失。更有不少人因財富太多,降低了兒女奮斗創業的動力。

  田家炳說,自己在幾十年來深深感到,錢財是身外之物。除了為著保障自己及子女的正常生活外,多余的就沒有多大價值。

人生漫長,但田老先生卻把他的生活過得很簡單。人生漫長,但田老先生卻把他的生活過得很簡單。

  田家炳先生在接收采訪時曾說過,他每天的生活十分簡單,很少應酬,平淡而有規律。早上六點起床,鍛煉一個小時左右。先做做自創的體操,再散散步。接著就是吃四十多年不變的早餐:四片面包涂果醬。在外人看來,我不懂得享受,生活刻板,所謂三分迂腐,七分過時。

  田老先生的飲食既定時且節制,不刁嘴挑吃,對食物唯一的要求便是營養。他說:兩碟青菜豆腐對我來講已經很滿足了,總覺得比滿桌子的山珍海味要好。

  有媒體報道,田家炳的寓所離地鐵站很近,到田氏企業中心附近也有地鐵站,所以他即使年事已高,經常會乘坐地鐵上班。兒女們要來接送他,他都盡量勸說他們沒有必要,只要身體許可,他還是不想煩擾他們。

  對自己苛求,卻能對他人博愛,這樣品德讓人景仰,而他一生的踐行更是值得世人銘記。人走了,卻如天空中仍在閃亮的星。

  (來源:齊魯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