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即將迎來三伏天,天氣一天比一天熱,然而,就在夏季急需用水之時,濟南市解放東路65號居民樓60戶居民家里頻繁停水,常常一停就是數天,給居民生活帶來極大不便。事情起因,是居民樓去年虧損了6萬元水費。
停水難為兩租住小伙,每天去公廁接水五六趟
5日中午,濟南市解放東路65號居民樓里,眼看著家里的兩個水桶又空了,在這里租住的年輕人小周和小宋很無奈地搖了搖頭。他們兩人拎著水桶走出房門,來到旁邊小區一個公共廁所,打開水龍頭,幾分鐘時間,兩個水桶都滿了。“出門的時候得看著保安點,畢竟你接多了,人家也有意見。”
兩個年輕人輪換著把水拎回家。他們租住的房間里,地上擺了好幾個盆子。小宋放下水桶,緊接著拿小盆舀出一盆水沖向廁所。“你可以擰一下水龍頭,一點水也沒有。”小宋指著廚房說道,“我們昨天出來打了五六趟水,還是不太夠。”
他們的廚房里堆積著的碗盤都因缺水沒有清洗。小周告訴記者,他的衣服也是臟的,洗澡只能用涼水沖一沖,還不敢多用,節約下來的水則沖了廁所。最讓他們忍受不了的是做飯不方便。“我倆都是南方人,外面的飯也吃不習慣,平時都是自己做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了解到,65號居民樓共有60戶居民,都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居民李先生介紹,從6月27日起小區開始停水,6月30日和7月1日兩天來過一次水,然后一直停到7月4日晚上。4日晚上9點多,李先生試探著打開水龍頭,發現里邊有水,欣喜萬分。可5日早上6點多起床,他發現又停水了。
5日中午,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在居民樓下看到,有老人騎著電動車馱著五六個水桶準備到附近的泉池去打水,一位孩子的母親更是帶著孩子準備去別處玩玩,避免家中無水帶來不便。

產權單位懷疑有偷水漏水的情況
據居民介紹,該居民樓原來是濟南亨得利鐘表眼鏡的宿舍樓,一直以來,用水都來自山東政法學院的管道。2016年前后,該居民樓進行了水表改造,開始實施一戶一表,預購水電費,居民將水電費交給產權單位,產權單位跟山東政法學院結算水費。
截至停水前,不少居民反映,卡里還有余額,水卻被停了。樓下張貼的一張通告顯示,停水方正是該樓的產權單位,停水的原因則跟2017年度水費有關。
據該通告,產權單位統計2017年居民用水量為9982方,但居民實際購水為2482方,公司虧損7500方,虧損金額達6萬元。“因虧損金額巨大,公司無能力墊付此款,目前嚴重拖欠政法學院水費。多年來公司墊付水費,現因經濟困難無力墊付,為此采取水費分攤的辦法解決此事。”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聯系到公司一位李姓工作人員,據其介紹,之所以用水量會有7500方的差額,公司懷疑存在偷水的情況。“我們查看賬目發現,有些居民不繳費,家里還照樣用水。”另外,公司稱,該樓還存在漏水的情況。
按照公司列出的分攤方法,先把9982方水由60戶均攤,每戶金額為1331元。而居民實際繳納的金額為1331元減去2017年已繳納的水費額。
“不是我用的水,憑什么我來交”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了解到,小區居民對此頗有意見,否認有大量偷水的情況,并認為如果存在漏水,單位應該進行檢修,相關的后果也應該由單位來買單。
據居民介紹,因沒有接入自來水管網,他們繳納的水費價格遠高于自來水價格。“政法學院給單位的價格是6塊錢左右,公司給我們收的是8塊錢一方水,公司說這其中包括維修費用。”居民稱,既然公司知道漏水,為何不進行檢修?
李姓工作人員稱,他們之所以沒法進行檢修,是因為居民要求太高。“管道都在居民家里,我要修就得破壞墻面、地面,但居民要求恢復原樣,要求太高了,誰敢弄啊?”
此外,居民認為這筆賬有太多地方不透明、不合理。“這個管道居民、商鋪都在用水,這個差額為什么全攤在居民頭上?”他們認為自己并不應該繳納這筆費用。“我充多少錢用多少水,這部分水不是我用的,憑什么讓我來平攤?”
居民想接入自來水管網,但眼下事情仍難解決
5日下午,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來到政法學院,后勤一位工作人員介紹,2017年該產權單位的總用水量為11189方,包括店鋪和居民用水。該工作人員稱,政法學院經過計算種種費用,給產權單位的價格為5.7元左右,2017年的水費已經全部結清,2018年4月、5月、6月的水費還未繳納,約1.9萬元。盡管如此,政法學院并未實施停水措施。
6月27日起,因居民和產權單位互不相讓,產權單位關了閥門。據解放東路居委會王主任稱,為此他們召集了雙方進行溝通,產權單位在這期間恢復了兩天供水,之后又開始停水。
7月3日,在居委會協調下,雙方再次進行協商。據居委會工作人員介紹,三方溝通后,列出了三個解決方案。一是直接與自來水公司對接,接入自來水管網;二是眼鏡公司退出,讓居民與政法學院直接對接飲用水問題;三是補繳水費,仍由眼鏡公司管理。
對此,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在采訪中得知,長期來看,居民都傾向于接入自來水管網,或者直接跟政法學院對接飲用水問題。“居民也愿意承擔相關并網的費用。”產權單位的李姓工作人員也表示,公司也同意這兩種做法。
不過眼下,居民更希望盡快恢復供水。5日,產權單位李姓工作人員稱,交夠6萬元錢的差額才能恢復供水。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時培磊 實習生 孫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