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體育訊 中超聯賽大軸戲,魯能泰山盡遣主力,主場1比1逼和廣州恒大,雖然沒能阻止客隊創造四連冠歷史,但為榮譽而戰的目的顯然達到了。無論恒大還是國安,對魯能的表現大概都無話可說。
然而,恒大和國安為奪冠而戰,魯能卻只能為榮譽而戰,庫卡和他的弟子們在理當贏得這兩大競爭對手尊重的同時,亦難免深感苦澀:我們自己何以不能為冠軍而戰?
與恒大踢平后,魯能盡管未能改寫中超對恒大不勝的紀錄,可仍然延續了本賽季對前三名球隊不敗的光彩。實戰表明,論陣容、實力、狀態和經濟基礎、后備力量、大賽經驗,魯能均已具備了比肩國安、沖擊恒大的條件,完全應該成為爭冠集團中的一員。遺憾的是,魯能不僅早早失去奪冠的可能,甚至連躋身前三、摘下一張亞冠附加賽門票的最低目標也沒能實現。
回顧整個賽季,投入巨大的魯能,走了太多的彎路,用了太長的時間、交了過于昂貴的學費,才把與自身實力相符的能量逐漸發揮出來。庫卡熟悉隊員、磨合球隊的代價,是大半個賽季的折騰和消耗,釀出了亞冠慘敗、中超不入三甲的沉重教訓。就投入與產出的性價比而言,比之恒大、國安,魯能無疑是賽場和商場上的雙重輸家。
不過,庫卡能在賽季的最后階段找到感覺,魯能開始逐步展示出風格重塑后的強隊本色,還是讓人感嘆不幸之中有萬幸。如果單單計算成績和名次,這肯定是魯能又一個歉收的賽季,好在付出了這些之后,陣容、戰術、外援和本土球員的融合等基本環節上的漸入佳境,使人們在惋惜魯能的今天之余,對他們的明天充滿期待。
恒大崛起之前,魯能是中超的霸主,參加亞冠乃家常便飯。可惜,他們在亞冠上一直無法打出中超的正常水準。除球隊實力、經驗、氣質、斗志方面的原因之外,對亞冠準備不足也是重要因素。魯能總是在中超賽季結束后對陣容、戰術進行傷筋動骨的調整,外援直至外教頻繁更替,理應國內賽事為亞冠試陣,變成了亞冠給中超鋪路。亞冠輸了,新帥新援的心氣和威信都受到挫傷,中超往往也打不好。本賽季的庫卡和他的“南美幫”,就是亞冠栽了跟頭以后,深陷信任危機而難以自拔。
如今,魯能迎來了打破這一怪圈的機遇:經過2014賽季的磨礪,魯能終于一步步走向成熟和穩定。以這套人馬和打法出征2015亞冠,他們有充足的理由去爭取亞冠戰績的突破。一旦突破,信心提升加上板凳厚度之優,魯能再戰中超也將成為冠軍的有力爭奪者。若踢不了亞冠,下個賽季就很難說會發生什么變化,魯能的上升勢頭能否維持到再下亞冠賽季,就成了未知數。
因此,魯能要真正掌握自己的命運、明確前進的方向,就必須獲得明年的亞冠資格。足協杯奪冠,是魯能唯一的選擇。此番中超大結局主場迎戰恒大,魯能不放棄不留力為榮譽而戰是正確的,但更重要更關鍵的是一周后開打的足協杯決賽。為榮譽而戰的魯能,現在該為冠軍而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