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讀者向揚子晚報爆料,在城東童衛路邊一處工地項目,發現六朝時代墓葬遺跡。昨天,記者在施工現場看到六朝高等級墓葬中常見的線形花紋磚,以及大量破碎青磚。目前文物部門已經基本確認此處存在六朝墓,但保存是否完整,還有其他什么發現,需要下一步考證。該項目施工是否存在破壞文物的行為,文物部門已開始調查。
發現帶有線形花紋的青磚
該工地位于城東童衛路邊,根據工地大門上公示的夜間施工許可證,項目為“衛崗奶業二期”。工地內一共有兩個土方坑,根據工地人員現場指認,發現古墓遺跡的是一處上千平方米的土方坑。記者在土方坑邊緣一角看到,有一塊青磚散落在地面。這塊磚的一面,有細密的線形花紋。磚面上突出的線非常明顯,交織為“X形”,為組合排列。這種圖案是六朝高等級磚結構墓葬中,常見的裝飾花紋。它的出現,也是確認六朝墓葬的重要線索。
正在調查是否“未勘探就開挖”
發現遺跡后,文化執法部門與考古部門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初步判斷,現場的兩個土方坑中,有多處存在古墓葬的遺跡,但墓葬建筑結構已被破壞殆盡。”文物部門確認,這片工地的范圍內,確實有六朝墓葬。比如挖開土坑的橫截面可以看出,表面黃色土層的覆蓋下,是幾十厘米厚的青灰色,各土層間區分清晰。
根據文物法規,規模超過5萬平方米的建設項目開工之前,建設單位必須向文物部門報備。只有在前期的勘探、發掘等考古程序結束之后,才能開工建設。“衛崗奶業二期項目,開工前有沒有向文物部門報備,我們正在調查。”文化執法部門相關人士告訴記者,由于南京市統一要求,該工地目前已處于停工狀態,下一步的考古發掘工作,將在執法辦案結束后進行。
城東是六朝第二大埋藏區
象山、燕子磯等南京城北延綿的丘陵山脈,是南京最大的六朝埋藏區。而考古專家告訴記者,城東片區是南京第二大六朝埋藏區,“非常集中”。“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發現了很多六朝墓葬,比如衛崗西晉墓,東晉紀年墓,出土過大量文物,近些年東城沒有大規模建設,所以考古挖掘不多。”從時代來看,東晉早期的大族貴胄一般把自己身后長眠地選在城北,而到了中晚期,城東又成了建陰宅的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