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身運動裝,身高超過一米九,衣著樸素,略顯靦腆,這是17歲的齊仁睿給人的第一印象。齊仁睿是歷城二中的高三學生,他少言寡語,卻在剛結束的第55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中一鳴驚人,勇奪金牌。目前,齊仁睿已經被保送至清華大學數學學堂班,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這位數學天才卻對年齡等一些簡單數學問題很頭疼。
差一道題就得了滿分
7月5日至13日,第55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在南非開普敦舉行,來自歷城二中的齊仁睿代表中國隊參賽。在中國隊6名成員中,只有齊仁睿一人來自山東,也只有他來自農村高中。本屆大賽共吸引了來自106個國家、地區的636名選手參賽,其中的前40名將獲得金牌。
大賽共設置6道題,每道題7分,齊仁睿答對了其中的5道,取得了35分的佳績并獲得金牌。這個成績在中國隊6名成員中排名第3,在全部參賽選手中并列第15名。
歷城二中數學競賽教練苗斌說,本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分兩天進行,每天測試3道題目,計時4個半小時。在第一天的測試中,齊仁睿答對了3道題中的前兩道。雖然第一天的測試成績不盡如人意,但齊仁睿沒有氣餒。第二天的測試中,3道題齊仁睿全部答對,包括1道事先頗為擔心的幾何題,最終的成績也定格在35分并鎖定金牌。
他提出的很多題教練難解答
據介紹,早在去年,齊仁睿在數學方面的天賦就已經引起了中科院院士等數學大家的注意。
在清華數學金秋體驗營,3個小時的試卷齊仁睿1個半小時就答完交卷,結果輕松獲得第一名。
而在北大數學百年體驗營里,北京大學數學教授直接講授齊仁睿對題目的解法,認為是最簡單最捷徑的解法。苗斌說,數學奧賽中,出題者給出的標準答案往往很“麻煩”,而齊仁睿的答題思路則很新穎。在福州一中的一次數學研討會上,對比了齊仁睿對相同問題的解題思路后,也都認為這個孩子在數學方面確實有天賦。
“別看我是教練,但他提出的絕大多數題目我都解答不了。”苗斌說。齊仁睿的數學天賦被極大認可,目前,齊仁睿被保送至清華大學數學學堂班,今秋九月將踏入清華園繼續深造。
綜合成績只算中游
雖然齊仁睿有數學天賦,可他的父母在數學方面并沒有什么過人之處,他的母親張冬玲只是一名普通的會計人員。
齊仁睿能奪得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但對于一些簡單的算術運算,卻也能咬著手指頭琢磨半天而不得要領。面對他人關于年齡的詢問,齊仁睿想了許久卻答不上來:“我是1997年出生的,今年是2014年,2014減1997是……你自己算吧。”對于一些常人能輕松應對的簡單算術運算,齊仁睿通常要考慮半天。
齊仁睿還有一個特點是記不住方向,到一個地方后東西南北都分不清。和同齡的男孩子喜愛運動和打電子游戲不同,齊仁睿勉強能打一點兒乒乓球,除了喜歡打益智游戲以外,對于其他的電子游戲則不大會玩。
齊仁睿上高一時,他的老師趙新江曾經教過他,“他的數學超好,物理、英語不錯,其他科目嘛……綜合成績在班里能排中游。”“齊仁睿是一個數學奇才,也是怪才和偏才。”歷城二中一位老師說。
這枚金牌結束山東多年無金尷尬
齊仁睿奪得國際奧數金牌,其實是一路逆襲才進入國家隊,他的這枚金牌結束了山東多年沒有國際奧數金牌的尷尬。分析齊仁睿的成長經歷,很多人指出,沒有奧數就沒有這位數學怪才的今天。
為山東又添一枚金牌2013年12月,齊仁睿獲得全國奧數金牌,結束了山東省2008年以來在
全國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中金牌顆粒無收的尷尬,如今從南非帶來的一枚金牌、兩張英文證書,齊仁睿又為山東省增添了沉甸甸的一枚國際奧數金牌。去年冬天,齊仁睿入選數學奧林匹克國家集訓隊60人大名單。而60名集訓隊員中,將選出6人代表中國參加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可他當時是24名。
集訓期間,國家集訓隊隊員經過了6次考試,6次考試后,齊仁睿取得逆襲,最終綜合成績排名全國第4,進入國家隊6人名單。
奧數成全了數學怪才
近年來,關于奧賽的爭論從未停止過。有人希望完全取消奧賽高考保送資格,以改變整個社會對奧賽功利的追求。但對于齊仁睿而言,假如沒有奧賽,就沒有今天的他。
中國數學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周青教授就指出,其實競賽本身沒有錯,錯的是社會把奧賽當成名利場。
“如果不是特招,齊仁睿很可能考不上歷城二中;如果讓他去高考,他可能過不了二本線,這個孩子就毀了。”歷城二中一位老師直言,奧賽本身并沒有錯,應該一分為二來看待,如果把奧賽之路完全堵死,類似齊仁睿這樣的偏才、怪才很可能被埋沒。
老師評價
數學難題他一看就知道答案
齊仁睿的母親張冬玲說,6歲時,齊仁睿就已經對數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經常自己在紙上做7個7相加、8個8相加、9個9相加的運算。
齊仁睿還有超強的記憶力,張冬玲記得,齊仁睿三四歲時,就經常讓張冬玲給他講西游記的小畫書。張冬玲有時憑記憶講述,如果與書上的內容表述不一樣,哪怕是一個字不同,齊仁睿馬上就能聽出來,指著小畫書跟母親說,你講的和書上寫的不一樣。
由于在數學方面的天賦,齊仁睿沒有上初一,而是直接跳級從初二上起,后來齊仁睿被特招進入歷城二中。苗斌記得,齊仁睿入學后僅三個月,就將高中三年的數學課程全部自學完畢,接下來的時間就看英文版數學原版教材,上網查閱國際數學資料,做各個國家的數學競賽選拔試題。
苗斌說,在課堂上,很多同學覺得非常難理解的題目,齊仁睿看一眼后腦子里就基本有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