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新聞1+1》2014年7月3日完成臺本
——“創衛”,還是“創偽”?2014版!
(節目導視)
網友:
沒地方買早飯,沒地方買菜。沒有燒烤、沒有夜市,沒有小吃,沒有了濟南的味道。
解說:
就餐高峰,餐館卻大門緊閉。
濟南市民:
下了通知五日之內不讓(開門)。
解說:
客人少了,滿大街卻都是志愿者。
濟南市民:
關起門來都不讓吃飯,這種情況有點太形式主義了。
解說:
轟轟烈烈的創衛戰役,能否帶來長久的環境改善?
濟南市新聞發言人劉勤:
眾志成城,再掀創衛熱潮。努力打贏創衛決勝戰。
解說:
《新聞1+1》進入關注,突擊式“創衛”,究竟為了誰?
評論員白巖松:
你好,觀眾朋友,歡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聞1+1》。
今天在說“新聞”之前,咱們先說一個“舊聞”。來這樣一張圖片,這還是我們老的《新聞1+1》的樣態。這是2009年做的一期節目,請注意節目的標題,叫《創衛還是創偽?》說的是河南焦作當時正在創建全國衛生城市,正在關鍵的審驗期的時候,就出現假的一些門牌。為什么?上面這張照片,這個店不錯,雖然大門緊密,是藝帆少兒拉丁舞,可是當地老百姓捂著嘴全樂了,為什么?沒隔兩天,它又恢復了原貌,原貌原來是白記燴面館。為了面對審查,面對暗訪,面對審驗,為了創建衛生城市,造了假,給弄成了藝帆少兒拉丁舞,把這個店變相給關了。
今天我們為什么要提出這樣一個“舊聞”呢?因為這兩天又有一個與此類似的“新聞”了,所以我們今天的節目標題,《“創衛”,還是“創偽”?2014版!》當然是問號了。
大家來看這樣一張圖片。7月1日,媒體報道,突然有上百家的小的餐館還有店鋪,都關門了。為什么?原因網上爆料說,7月1日開始創辦衛生城市的暗訪組要到濟南,而濟南正處于創建衛生城市的關鍵時刻。于是怕這些小店鋪影響市容、影響衛生,影響創衛的效果,所以都關門了,這個事一下就發酵了。
解說:
熟食店關了,小吃店關了,快餐店關了,包子店關了。每天傍晚時分,本應是各家餐館正忙活的時刻,而在7月的日這一天,濟南市數百家個體經營的餐飲店鋪甚至小商店,全部大門緊閉,剩下的只有空蕩蕩的街道。
餐飲店鋪關門了,隨即開啟的卻是市民的大討論。
市民1:
濟南創衛,創的連個早點都買不到。
市民2:
安靜了,買個西瓜要跑三里地。
市民3:
為了應付全國衛生城市檢查,上演空城計,上班族中午吃飯都成問題。
解說:
每一個參與討論的市民幾乎都提到了濟南創衛。而就在7月1日這一天,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了發布會,向社會通報了創衛工作情況。
濟南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劉勤:
創建國家衛生城市,是市委市政府從全市發展大局出發,確立的一項重要工作部署。加強市場整治和管理,確保劃行歸市準確,衛生環境良好,設施設備齊全,管理制度健全。
解說:
也就是在7月1日這一天,濟南微吧貼出了勝利大街今夕對比圖,配圖文字還說到,“濟南創衛說實話,真是干凈多了,不過人也少多了,你那里的那你的創衛成果如何?
而濟南微吧的這條微博,引來的確是市民的抱怨。
市民1:
現在濟南城倒是干凈了,但整座城市像正在遭受瘟疫一樣,死氣沉沉,沒有人氣。
市民2:
我們需要衛生濟南,但更需要便民濟南。
解說:
昨天有濟南市民在街邊吃飯,也目睹了一家小餐館被強行關閉的經過。
而這些餐館為何會關門暫停營業。對于這一疑問,《北京青年報》今天刊發的報道中給出了答案,“濟南天橋區工商局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大多工作人員都在下面監督檢查,局里基本上只有值班人員了,并非所有的餐飲店都關門,有執照的、符合規定的餐飲店都正常營業!
今天我們的記者再次來到濟南的街頭,很多店鋪仍然沒有開門。一些餐飲商鋪經營者表示,即使有營業執照,也不能開門營業。
記者:
一號下的通知,怎么給你們下的通知?
商鋪經營者:
不讓開。
記者:
什么理由呢?
商鋪經營者:
不知道什么理由,反正就是不讓開。
商鋪經營者1:
全國創城嘛,不讓開。
記者:
有正規的營業執照是嗎?都有。有營業執照也不讓開?
商鋪經營者:
嗯。
記者:
他們當時來了,什么部門給您下的通知?
商鋪經營者2:
各個方面,衛生、工商、城管,全面讓停止。
解說:
有些餐館甚至還被責令拆掉招牌,而他們也要等愛衛會暗訪組離開后,才能恢復營業。
商鋪經營者3:
到5號。
記者:
什么時候再讓干。
商鋪經營者4:
一個禮拜吧,7月1日到7月5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