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山東金改樣本:“一行三會”功能延至縣鄉
今年以來,山東省金融改革深入推進。
“2013年山東金融業增加值已達2265億元,同比增長13.7%,占到GDP的比重達4.14%,已經成為山東現代服務業的支柱產業。” 山東省金融辦主任李永健如是說。
而在第三屆中國公司金融論壇上,濟南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孫國茂表示,山東金融改革思路及經驗成為金融相對欠發達地區金融改革樣本。
而目前,山東金融業發展規劃逐漸成形。
健全地方金融監管機構
“山東金改的一個最重要的成就,就是健全了地方金融監管機構。”山東省金融辦主任李永健表示,這是下一步山東金融業實現大發展的重要基礎。
截至目前,山東省17個地級市和137個縣(市、區)都掛上了地方金融監管局的牌子。
“這在全國是沒有的,必須佩服山東領導人的魄力。把省市縣三級金融監督體系建立起來,這就為這個產業的發展從組織架構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金融業高風險、高回報決定了如果沒有健全的組織監管體系,就沒法實現持續健康發展。”李永健告訴記者。
“目前大多數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等地方中小金融機構都設在縣、鄉鎮甚至行政村,而‘一行三會’除人民銀行在縣域有較為完整的機構設置外,三會在地市以下特別是縣級及以下區域存在嚴重的監管真空。”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員吳維海在接受《中國企業報》記者采訪時指出。
而溫州金改逾兩年,溫州的縣(市、區)監管體系建設,地方金融監管兩級聯動的格局并未完全確立。
浙江民營投資企業聯合會會長周德文對《中國企業報》記者表示,目前溫州僅鹿城、瑞安已成立縣級地方金融管理局,尚未在所有縣區進行聯動。
而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對《中國企業報》記者透露,目前在山東縣級已經開設了金融監管辦公室,并有向鄉一級延伸的趨勢。
“其實可以理解為‘一行三會’的功能向縣鄉一級傳遞,這也是極具山東特色的。”李錦表示。
積極探索制度創新
有專家指出,與其他地區相比,山東金融改革需要更多、更大的制度創新。
“從經濟結構上,山東金改與江浙地區的金改在起點上不盡相同,另外,不論是長三角、珠三角還是京津唐,都有很強的國際金融中心輻射效應,但山東沒有。國家也沒有給山東類似溫州金融改革試點特殊政策。”孫國茂指出,一個地區的金融發展,首先必須消除金融抑制,而這意味著山東金改需要進行更大的制度創新。
2013年11月6日,山東省政府下發《關于鼓勵和支持小額貸款公司發展有關事宜的通知》,對小貸公司的準入門檻、融資渠道、經營區域等方面均進行了突破性的調整。
目前,山東省的小貸公司已經有400家,2013年一年內投放額超過了1100億元,其中九成半以上投向了小微企業和“三農”。
而在引導民間融資的工作上,山東政府通過清理整頓投資類公司、設立民間資本管理公司等措施,以疏堵結合的方式使民間融資規范化發展。
截至3月末,山東省民間融資機構達273家,其中,民間資本管理機構241家,民間融資登記服務機構32家,共吸納民間資本138.87億元。《中國企業報》記者最新獲悉,5月14日,山東石橫特鋼民間資本管理有限公司正式開業,是山東省目前規模最大的民間資本管理公司。公司主要針對當地實體經濟項目開展股權投資、債權投資、資本投資咨詢、短期財務性投資及受托資產管理等業務。
值得注意的是,山東政府積極推動地方金融立法進程,起草完成《山東省金融發展條例》和《山東省民間融資監督管理條例》。
“山東版的民間融資管理條例最早能在今年底或明年上半年出臺,其中也將納入強制備案制度,以此來規范規模達4000億元的地下民間融資。”李永健表示。
下一步工作重點:
農村合作金融
而據山東金融辦發出的最新消息,山東金融改革的主要方向是發展農村合作金融。
李錦指出,山東金改下一步工作重點在農村合作金融,這與山東農業基礎較好和農村合作社數量龐大等現狀密不可分。
“其方向就是用農民自己的錢解決生產經營的問題。目前,農村合作金融組織的管理還比較混亂,潛伏著一些風險,要把農村合作金融組織納入健康發展的軌道。” 李永健稱,山東正在積極研究農村合作金融改革試點方案,現在已經四易其稿,初步得到了省里各方面的認可,正在征求專家和部委意見,預計年內可以出臺。
據了解,目前山東省的農信社已有40家改造為農村商業銀行,下一步要繼續按照股份化銀行化的要求,強化服務職能,弱化行政職能,繼續推進農信社的改革,爭取用三年的時間,把整個現有農信社改造為規范的農村商業銀行。
然而,也有專家對農信社轉制表示擔憂。
“業界對農信社改制方向上仍存爭議,如何妥善處理省和縣聯社、農合行、農商行的關系也要在考慮范圍之內,而農村弱勢群體金融服務可能出現的空白由誰來填補等問題也要進一步考量。”吳維海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