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省本月底前完成省級政府組織體系改革 省政府新架構更精干高效
商報濟南消息 昨天,記者從全省政府職能轉變機構改革暨事業單位改革工作電視會議上獲悉,我省正式出臺《山東省人民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實施意見》,就簡政放權、優化機構設置、完善制度機制、嚴控人員編制、提高行政效能等方面進行詳細部署。省政府部門率先向自己“開刀”,省長郭樹清表示本屆政府任期內省級行政審批事項再削減二分之一左右,辦結時限比法定時限縮短50%以上。
《意見》要求,對各類行政審批事項進行清理,凡市場機制能有效調節的經濟活動,一律取消審批;凡直接面向基層、量大面廣、由下級政府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經濟社會事項,一律下放;凡企業投資項目,除涉及國家安全和生態安全、重大生產力布局、戰略性資源開發和重大公共利益等項目外,一律由企業依法依規自主決定,最大限度向市場、社會、基層放權。
同時,減少下放投資審批、生產經營活動審批和資質資格許可認定事項。下放一批含金量高、真正能激發市場活力的生產經營活動和產品物品的許可事項,爭取今年完成削減任務的30%左右。全面清理取消不符合法律法規、利用“紅頭文件”設定的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清理規范評比達標表彰活動,對法律、法規沒有明確規定的評比表彰項目,今后一律不再審批。
另外,減少合并專項轉移支付項目和收費項目。今年省級財政專項轉移支付由243項壓減到99項,省對下一般性轉移支付比重由48%提高到55%左右。
今年公布省級 行政審批目錄
記者了解到,今年,我省將編制省級行政審批事項目錄并向社會公布,未列入目錄的審批項目,一律不得實施。對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優化審批流程,縮短審批時限。建立首問負責制,積極推行并聯審批、聯合審批和網上審批制度,完善部門協商辦理機制。
今后,起草地方性法規草案、省政府規章草案一般不得新設行政許可,確需新設的,必須嚴格設定標準。
改革工商登記制度,實行“寬進嚴管”,將“先證后照”改為“先照后證”,并將注冊資本實繳登記制改為認繳登記制。清理工商登記前置審批項目,省內自行規定的市場主體設立和經營項目許可審批事項一律取消,按照法定程序修訂相關的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
明年所有市縣 公開“三公”經費
今年,我省將梳理省政府部門的行政職權,制定并公布權力清單,公布權力運行流程,加強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實行省級“三公”經費預算總額公開制度,選擇50%的市、縣開展試點,明年所有市縣全部推開。
另外,對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食品藥品安全、保障房分配、醫療服務收費、高校招生、國有企事業單位人員招聘等信息進行公開公示。推進公益性服務行業辦事公開,督促落實公益性服務行業辦事公開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