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天長假已經過去,喜慶與歡樂仍然飄灑著春節的余韻,然而來到馬年的第一個工作日上,不妨稍微收攏一些心情,進行一些回顧與思索。
春晚引入了馮小剛做總導演,千家萬戶圍觀依舊,吐槽依舊。其實想得深遠一點,春節最根本的東西是不會變的——團圓、歡慶、孝禮、紅包……幾千年來的傳統,雖然始自以家庭為本位制的時代,卻至今依然是彰顯我們這個社會美好與凝聚力的象征。生活再紛繁復雜,這個時候卻只需要傾聽來自親情的最純真呼喚。這種不變,因為這種傳統值得敬畏。
但是春節里的節目似乎有些改變——無數人捧著手機守著微信,除了互發拜年信息外,更重要的是要搶紅包。其實搶來發去,財富基本上并沒有什么增值。但騰訊的這一場營銷,卻成為了攪動這個春節的一場風暴,成為移動互聯改變生活的切實證據。從歲末到年初,推動這場改變的,是創意與創新。
還有一場變化,不知您注意到沒有——今年除夕與初五迎財神的爆竹聲,沒有往年響亮了。根據有關部門的統計,這兩天上海燃放的煙花爆竹,比去年下降了20%左右,相應的,初一和初五PM2.5的峰值,也較去年下降許多。推動這場“控燃”的,有之前百名人大代表的聯名倡議,也有媒體的大力呼吁,但最為重要的是,我們這個社會的公民意識正在逐步增強,每個人對于保護自己身邊環境開始有了從自己做起的覺悟。這種改變,來自于律己。
春節期間也有令人痛心的事情,寶山的一場火災導致兩名消防員的殉職。這兩張年輕的臉龐,令人愴然,也令人感動。他們告訴我們——無論何時何刻,總有一批人,用生命守護著我們的安全,守護著我們的歡樂,守護著我們的一切。這種守護從來就沒有變過,這種不變,名為奉獻,名為擔當。
舊歲逝去,新歲伊始,相信每個人都有著各自的變化,也都有著堅持著的不變。但在這個早晨,回顧著剛剛過去的這個春節里的變與不變,我們想用這總結出來的四個詞,為馬年即將開始的工作,與每一位讀者共勉:敬畏、創新、律己、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