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逸民
如何有效化解“空巢老人孤獨離世”的悲劇,實際上是對政府“管養老”責任——能否充分落實兌現“堅持基本保障”的一種考驗
今年中秋節是“常回家看看”入法后的首個團圓假,但河南洛陽市卻發生了一件揪心事:一對空巢老夫婦被發現死在了出租屋里,遺體已腐爛發臭。據介紹,這對老夫婦雖“有三個兒子”,但“很少來看望”。
在“中秋”這樣一個“團圓節”的特殊背景下,原本“有三個兒子”的這對空巢老人,卻在“很少看望”情況下孤獨離去,這樣的空巢悲劇,無疑令人黯然痛惜,既痛惜于這對老人的不幸遭遇,也痛惜他們三位不孝人子的沒能“常回家看看”。
可是盡管如此,如果進一步站在“人口老齡化加劇”“空巢老人”數量越來越龐大的社會現實下審視,又不得不承認,這種孤獨離世的空巢老人悲劇,在時下現實生活中,其實不是什么稀罕事,甚至也是一種幾乎難以避免發生的社會現象。
而根本的化解之道,無疑還在于,作為最大公共服務提供者的政府養老責任的充分落實到位,能否為包括“空巢老人”在內的老年人口提供兜底的基本養老保障。這誠如日前民政部負責人強調的,“以房養老不代表政府不管養老”,“要堅持基本保障”,“要讓人人享有生活照料、醫療護理、精神慰藉、緊急救援等基本養老服務”,“要注重發揮政府主導作用,著力保障經濟困難的孤寡、失能、高齡等老年人的服務需求等”。
民政部負責人針對養老保障的這一最新表態,當然令人欣慰。但現實地看,又必須意識到,目前我們的各種養老問題之所以日益凸顯逼仄、“空巢老人孤獨離世”的悲劇時有發生,政府在“管養老”方面做得還不夠充分到位。
從這個意義上說,如何有效化解“空巢老人孤獨離世”的悲劇,實際上是對政府“管養老”責任——能否充分落實兌現“堅持基本保障”的一種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