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的“漏詞”,可以說性質嚴重之極,絲毫不遜于參拜靖國神社。安倍唱的這出戲,看來是故意走調了。
今年的“8·15”,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恐怕比誰都糾結。對于安倍那樣的歷史修正主義者來說,沒有比這一戰敗紀念日更適合的表演日子了。但在國際正義輿論的壓力下,安倍不得不放棄參拜靖國神社的“重頭戲”。
誰都知道,安倍此舉根本無助于消除國際社會對其極右傾向的定論,反而對他左顧右盼、試圖左右逢源的投機心理有了更透徹了解。
安倍此番上臺前后多次拍胸脯表示,上次首相在任期間未能參拜實在是“痛悔之極”,點燃了日本右翼勢力對安倍拜鬼的無限期待。
雖不能至,心向往之。為了安撫他的那幫戲迷們,安倍通過代理人,以自民黨總裁的政治身份向靖國神社供奉了香火錢,甚至對未能在“8·15”當天參拜表示了歉意。
而在安倍的縱容和默許下,總務大臣新藤義孝等3名閣僚8月15日參拜了靖國神社,另有文部科學大臣下村博文等兩名閣僚提前完成參拜。5名閣僚,均為安倍在野期間志同道合的“死黨”,是日本政壇右翼勢力的主要代表。
在靖國神社問題上,日本首相不參拜靖國神社一般不是新聞,參拜才是新聞。
可在安倍自以為得計的障眼術中,不參拜居然也被搞成了新聞,好像參拜才是天經地義;不參拜,他便受了天大委屈、付出多大妥協似的。
這完全是漫天要價、就地還價的把戲。如果安倍以為這樣做就是在對鄰國釋放“善意”、釋放“誠意”、釋放“互信”了,那他要么在東京的那所貴族中學沒學好“誠”“信”“善”這些漢字,要么就是他認為天下人太好蒙了。
即使沒有參拜靖國神社,安倍當天的戲份并不因此減輕。他在日本政府主辦的全國戰歿者追悼儀式上發表致辭,刻意漏掉了歷任日本首相在同樣場合致辭中的兩句固定“臺詞”。一沒有提“日本給亞洲各國帶來的深重傷害表示反省”之意,二沒有提日本為汲取二戰教訓而發誓“永不再戰”。
安倍的這一“漏詞”,可以說性質嚴重之極,絲毫不遜于參拜靖國神社。大家知道,安倍上臺后,視反省戰爭的“村山談話”是日本走向“正常國家”的重大障礙,一再暗示有意修改“村山談話”。
“村山談話”的核心內容正是反省戰爭傷害和重申和平主義。安倍在戰敗日的這番致辭,完成了對“村山談話”精神的閹割,是安倍夢寐以求的2015年“安倍談話”的一次預演,也曲折表達了拋棄和平憲法的決心。
安倍唱的這出戲,看來是故意走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