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察家
避免“加納淘金悲劇”的重演,期待加納方面文明執法、保護華人合法權益,我們還須做到身正不怕影斜,保證自己的所有言行都是合法的,充分尊重他國的風俗和法律。
據報道,加納政府近期開展治理非法開采金礦行動,抓扣124名中方人員。外交部發言人稱,駐加納使館負責人已緊急向加納總統府高級官員提出交涉,要求加方在治理行動中務必文明執法,并制止當地居民搶劫行為,切實避免中方人員安全與合法權益受損。同時再次提醒廣大旅加中國公民嚴格遵守當地法律法規,不做違法的事情。
在加納的中國淘金者遭遇洗劫和扣押后,國內涌起的是焦慮、擔憂甚至憤怒之情。這是人之常情,無論淘金者是合法開采,還是非法打工,畢竟都是華人,在海外遇到問題,總是讓人揪心。
據國際在線報道,有逃脫者回憶說,“走在山里的話他們從外面用AK47掃射躲在里邊的中國人。”還有網上流傳的一些圖片,都讓人為那些同胞感到擔心。加納對非法勞工進行“嚴打”可以,但執法行為至少應該是文明的,是非暴力的。希望如外交部所交涉要求的,加方在后續的治理行動,多一些文明,不管是對華人還是哪國人。
加納淘金悲劇,給國人海外拓展的第一個教訓是,要多考察前往國家和地區的現實狀況。千萬不要有“亂世出梟雄”的浪漫和“渾水摸魚”的僥幸。不管你是去淘金、開餐館,還是搞企業、做貿易,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都會面臨不同的生產、經營環境。能否適應那里的環境、文化,是需要重點考量的。
說是“悲劇”,另一層值得反思的方面在于,我們自己的腰桿是否堅挺,行為舉止是不是符合國際社會公認的基本準則。前去加納淘金的中國人,很多是拿旅游簽證進去的,并沒有得到工作許可證。這實際上是對他國的不尊重,是蔑視人家法律的行為。既然是非法,人家執行法律,從某種角度也是無可厚非。所以說,無論去歐美,還是非洲拉美,具有遵紀守法的意識,是走出的“通行證”。
也有一些消息,稱中國淘金者在當地還有一些讓人反感的言行。比如,一些淘金者為了錢,可以不顧人家的環境狀況,可以用行賄手段來謀利,甚至用黑社會的做法來保證自己的安全。如果這些陋習是真的,無疑不僅讓自己的安全受到威脅,事實上也損害中國人整體形象。
避免“加納淘金悲劇”的重演,期待加納方面文明執法、保護華人合法權益,還須做到身正不怕影斜,保證我們自己的所有言行都是合法的,充分尊重他國的風俗和法律。要知道,尊重,不僅包括入鄉隨俗,還包括自己行為的檢點和體面。
□陳冰(學者)
相關報道見A26-A27版
(原標題:“加納淘金悲劇”告訴國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