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順德容桂發生一起城管小販沖突事件,不過此次不是城管打小販,而是4名城管執法隊員被女小販追打,整個過程中城管并未還手。對此,有城管表示“自己也是弱勢群體”(3月28日《南方都市報》)。
說城管是弱勢,估計很多人都會覺得可笑。的確,在這個新聞事件中,城管做到了罵不還口、打不還手,他們以忍氣吞聲的低調與忍耐,表現出了弱勢群體特有的悲催。但是,這個事件只是一個個案,相對于這個城管被打的個案來說,更多的新聞是城管不文明執法。所以,比較而言,人們不會覺得城管是弱者。
可話又說回來。如今的城管又確實給人一種弱勢群體的感覺。一方面,他們在公眾輿論中天然處于弱勢;另一方面,在公眾掌握了信息表達渠道的今天,一旦城管不文明執法的身影被曝光,他們通常就會失去一切。所以,應該看到城管的抱怨,當然也應該看到商販們的處境。如果我們的城市管理依然沒有擺脫面子化的思維,沒有擺脫管制的思維,依然把沒有商販和流浪人員的整齊劃一的環境看成是城市的形象,則城管和商販仍將不可避免地陷于相互對立的狀態,而缺少相應保障的他們,都將成為不折不扣的弱者。這對于城管和商販來說,都是一種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