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日報記者 張春曉
1月1日起,山東全面簡化異地就醫政策正式落地——
異地就醫備案全面取消證明材料
異地就醫個人首先自付比例一律降低為不超過10%


“以前跨市就醫,需要先在當地醫院開具轉院轉診證明,在手機端上傳材料由醫保部門審核后,濟南這邊的醫院才能辦理住院醫保報銷,現在這些統統不需要了!”1月1日上午,在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山東省千佛山醫院),濟南市民姜先生為自己在威海參保的父親,順利辦完住院手續后連連感嘆,“不僅減去來回路上奔波,還能降低經濟負擔,新年第一天,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變化和便利。”
為解決群眾異地就醫中遇到的備案程序繁、證明材料多、提供轉診轉院和在外急診證明難等難點堵點痛點問題,省醫保局經過充分論證和對醫保基金可承載力進行充分測算,對全省異地就醫相關政策進行了統一改革和簡化。省醫保局局長張寧波介紹,2022年1月1日起,新異地就醫政策正式落地實施。這意味著,全省9700多萬參保群眾,辦理異地就醫備案、聯網結算更加方便快捷。
辦理異地就醫備案全面取消證明材料是此次改革的一大亮點。其中,臨時外出就醫人員,不再提供轉診轉院證明或在外就醫急診證明等材料;異地長期居住人員,異地就醫備案不再提供戶籍證明、居住證等證明材料,實行承諾備案制。而且,異地長期居住人員辦理異地就醫備案后,在長期居住地就醫,一次備案長期有效,并按照參保地待遇報銷。值得注意的是,今后,異地就醫直接備案到就醫地,不再備案到具體醫療機構,參保人可在備案就醫地所有聯網的普通門診和住院定點醫療機構中自主選擇,并實現直接結算。“通俗點說,就是省內臨時跨市異地就醫,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不用證明也不用備案,群眾異地就醫將會更便捷、更省事,負擔更減輕!”張寧波說。
與此同時,我省進一步降低臨時外出就醫的首先自付比例:轉診轉院人員、自行外出就醫人員、因出差、探親、旅游等臨時外出就醫人員,省內跨市、跨省住院醫療費用首先自付比例,由原來各市規定的不超過40%,統一調減為不超過10%。
過去,一說起“異地就醫聯網結算”,通常指的是住院費用聯網結算。而今,不僅是住院,異地門診就醫也可享受到參保地的門診報銷待遇。在千佛山醫院,來自濟寧的付大爺就感受到了門診聯網結算的便捷:“在這不僅能刷濟寧的醫保卡,拿藥還可以直接報銷,這確實出乎意料!”
據省醫保中心副主任李偉光介紹,今后,凡建立職工和城鄉居民門診統籌政策的市,參保人員省內跨市、跨省異地就醫,可以不受簽約基層醫療機構范圍和等級限制,均可享受門診統籌待遇并實現聯網結算,異地報銷與本地報銷額度合并計算,不超過當年度門診統籌報銷額度。普通門診、門診慢特病省內跨市、跨省就醫,首先自付比例不超過10%。
(大眾日報記者 張春曉 通訊員 黃亮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