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觀瀾|魯南有望新添兩條出省城際鐵路:菏澤棗莊至徐州鐵路啟動可研
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周學澤
12月8日,《徐州日報》報道,近日,徐州市交通運輸局官網發布“徐州至菏澤、徐州至棗莊鐵路預可行性研究項目招標公告”,意味著這兩條城際鐵路的規劃建設正式提上日程。12月9日,《菏澤日報》也對此進行報道。
根據公告,徐州至菏澤、徐州至棗莊鐵路預可行性研究項目由徐州市人民政府以徐政發〔2021〕4號文件批準建設,資金已落實,招標人為徐州市鐵路建設發展服務中心。
公告顯示,徐州至菏澤鐵路位于江蘇省東北部、山東省西南部,東起徐州,向西經徐州市銅山區、沛縣、豐縣,菏澤市單縣、成武縣、定陶區,終至菏澤市,正線長度約215公里。


(菏澤日報12月9日發布的徐菏鐵路示意圖)
公告同時顯示,徐州至棗莊鐵路:徐州至棗莊鐵路位于江蘇省北部、山東省南部,線路南起江蘇省徐州市,向北經徐州市銅山區、賈汪區,終至山東省棗莊市臺兒莊區,正線長度約70公里。

招標公告指出了兩條鐵路的重要性:徐州至菏澤鐵路項目直接連接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徐州和重要城市菏澤,并經徐宿淮鹽鐵路、徐連高鐵進一步串聯淮海經濟區重要城市宿遷、連云港,將充分加強淮海經濟區城市間的經濟聯系,對促進淮海經濟區城市間協同發展,支撐淮河生態經濟帶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徐州至棗莊鐵路是魯南與蘇北間交流的又一重要通道,是優化淮海經濟區內城際鐵路網絡布局的重要線路,南北向城際功能突出。立足淮海經濟區,該項目是徐州與棗莊市及沿途各縣區間的城際聯系通道,形成淮海經濟區南北向的重要城際通道。
我省的菏澤和棗莊兩市,對這兩條出省城際鐵路同樣很重視。11月19日,菏澤市召開綜合交通網“十四五”及中長期發展規劃情況新聞發布會,“十四五”期間,菏澤市干線鐵路近期建設重點包括高鐵2項、普速鐵路2項,其中,普速鐵路一項為菏徐(菏澤段)鐵路,全長88.5公里;另一項為鄆城至巨野鐵路,全長43.3公里,菏澤市將爭取早日開工建設。
此前,2020年8月,《棗莊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市十六屆人大四次會議主席團交付審議的<關于加快推動與徐州交通運輸互聯互通系列項目規劃實施,構建對接徐州大通道,突破區域交通發展瓶頸制約的議案>的決議》指出:議案中涉及的交通工程項目,對我市加強與徐州互聯互通、主動融入淮海經濟區建設、搶抓發展先機起到重要帶動作用,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必將對突破區域交通發展瓶頸、優化資源要素配置、實現區域協調發展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據記者咨詢專業人士,城際鐵路和高鐵既有聯系,又有不同點。運行列車代號不同:高鐵是G開頭,城際是C開頭。高鐵主要適用于距離較遠的不同區域之間的長干線,建設里程長達1000公里以上。高鐵線路上的站間距一般在20公里到50公里,列車停站較少,線路客流來源輻射范圍廣。城際鐵路是相對近距離城市之間的鐵路,在國家路網中一般屬支線,非干線,地方主導投資,設計及運營速度沒有規定,所以客專速度也常常滿足。城際鐵路里程不長,一般在50公里到200公里之間,站點密集,站間距5公里到20公里之間。
因此,城際鐵路短途旅客占比很高,高速鐵路長途旅客為主,二者相互補充和支撐,形成相對完善的軌道交通運輸體系。從菏澤和棗莊至徐州鐵路可研招標公告所設站點可以發現,城際鐵路主要連接的是縣、區等站點,伸向基層,對地方經濟和區域經濟發展意義重大。
2018年11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淮河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發改地區〔2018〕1588號),淮河生態經濟帶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淮河生態經濟帶在空間布局上,構建“一帶、三區、四軸、多點”的總體格局。“ 一帶”:指淮河干流綠色發展帶。“ 三區”:指東部海江河湖聯動區、北部淮海經濟區、中西部內陸崛起區。其中北部淮海經濟區包括徐州、連云港、宿遷、宿州、淮北、商丘、棗莊、濟寧、臨沂、菏澤等市,“ 四軸”:依托新(沂)長(興)鐵路、京滬高速公路、京杭運河以及在建的連淮揚鎮高鐵、規劃建設的京滬高鐵二通道,建設臨沂—連云港—宿遷—淮安—鹽城—揚州—泰州發展軸;依托京廣線,建設漯河—駐馬店—信陽發展軸;依托京九線,建設菏澤—商丘—亳州—阜陽—六安發展軸;依托京滬鐵路與高鐵,建設濟寧—棗莊—徐州—淮北—宿州—蚌埠—淮南—滁州發展軸。
從空間規劃來看,山東南部的菏澤、棗莊、臨沂、濟寧和江蘇北部的徐州、連云港、鹽城等城市,都在“四軸”之內,菏澤和棗莊至徐州鐵路啟動可研,正是推動北部淮海經濟區建設的重要舉措。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周學澤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