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新網
中新網濟南11月26日電(孫婷婷) 山東省水利廳26日發布消息,隨著東平湖入濟平干渠出水閘開啟,山東正式啟動東平湖雨洪資源利用調度工作。這是該省首次實現東平湖雨洪資源利用。
山東是中國東部沿海省份,但水資源緊缺,人均水資源占有量不足中國人均占有量的1/6,僅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24,屬于聯合國確定的人均占有量小于500立方米的嚴重缺水地區,十年九旱、連豐連枯、豐枯交替,資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并存。
據山東省水利廳方消息,本次東平湖雨洪資源利用,山東將通過南水北調濟平干渠、膠東輸水渠先向東平湖以東濟南、淄博、青島3市調水,初步調水量約7000萬立方米,可滿足3市城區居民2至3個月用水,之后還將接續向東平湖以北聊城等市調水。
今年9月下旬以來,受連續強降雨等影響,山東黃河干流出現了1985年以來最嚴重秋汛,東平湖老湖水位創2001年以來最高值。該省科學組織預泄、預排、攔洪、分洪。其中,東平湖首次實現向南四湖分洪,大中型水庫、骨干河道、重要湖泊無一出險,無一人因洪澇災害死亡。該省水利工程設施受損直接經濟損失7985萬元人民幣,為2000年以來最少。
秋汛期間山東利用沿黃水庫、河道、灌區、坑塘等工程體系蓄滯雨洪資源,累計調洪6.17億立方米、分洪8.48億立方米,對沿線河流實施生態補水、涵養地下水源。同時,該省創新實施汛期水庫棄水資源化利用,調引濰坊峽山水庫汛期棄水7949萬立方米至青島棘洪灘水庫,增加青島城區3個月用水儲備。
2021年是山東省有水文記錄以來第二個豐水年,該省大中型水庫湖泊蓄水豐沛。據了解,該省今年共發生16輪強降雨過程,平均降雨量964。6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49%,列1916年以來第2位,為1964年后最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