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隨著20輛氫能冷鏈物流車和渣土車從青島國際院士港智能制造產業園和臨沂路運港智慧物流裝備產業園的同步開出,山東(青島-臨沂)城際氫干線首發成功,標志著山東首條城際氫干線正式發車。
氫能是全球最具發展潛力的清潔能源之一,被業界譽為21世紀的終極能源。作為我省首條城際氫干線,本次活動將一次性啟動運營170輛氫能冷鏈物流車和渣土車,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近2萬噸。山東首條城際氫干線發車,成為“氫進萬家”科技示范工程以來,首個落地的城際氫干線子項目,對于推動山東新舊動能轉換、打造山東氫能產業發展高地具有重要意義。
“快充5分鐘,續航450公里。”這并非手機廣告,而是來自當天發車的新能源汽車。青島德先新能源汽車制造有限公司負責人曹斌告訴記者,氫能車具有的加氫時間短、能量密度高、適合長途運輸的特點,保證了其干線物流優越性,作為汽車行業新貴,不論是充電速度,還是續航能力,均超越純電動汽車。以氫能物流車為例,只需要5分鐘左右的時間加氫,便可以開出450公里的距離。
數據顯示,到2030年,我國氫能產業有望達到萬億元水平,到2050年將達到4萬億元。“山東是工業、化工大省,氫氣平均年產量260萬噸左右,多數為品質較好的工業副產氫,具備大規模利用得天獨厚的成本優勢;同時,山東的光伏發電裝機規模全國第一、風電裝機規模全國第四,核電正在加快發展布局,具備綠色制氫的良好條件。”山東省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處副處長趙楠楠說,山東正處于產業體系變革和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期,迫切需要加快改革創新,培育新動能,發展氫能產業意義重,超前布局氫能產業將率先享受產業發展帶來的紅利。

未來,青島國際院士港將在3年內陸續投運、推廣2000輛氫燃料電池物流車,穩步推動以臨沂為中心,輻射半徑600公里左右、服務4億人口的的電商物流網絡建設,助力山東省打造全國首條氫能高速走廊,構筑集研發、制造、應用為一體的氫能全產業鏈發展高地,加快構建百億級、千億級氫能產業集群,全面融入山東半島“氫動走廊”建設,打造全國領先的氫能產業新高地。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曉帆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