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莊市立足城市自然地理、經濟社會現狀,結合運河文化帶、淮河經濟圈等地域區位特點,全面分析降雨、土壤、地下水等生態本底特征,根據地形坡度、土壤情況、降雨特征、水文地質等情況,識別城市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水安全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水資源利用、水環境提升、水安全保障、水生態修復、水文化弘揚的海綿城市規劃思路,積極構建和諧統一、生態自然的海綿城市空間格局。

  同時,按照“分區、分期”的海綿城市建設指導思想,堅持以人為本、因地制宜、系統布局,“十三五”期間根據城市總體規劃和城市發展相關規劃計劃,分別在滕州市、薛城區、棗莊高新區、市中區、嶧城區、山亭區、臺兒莊區選擇若干地塊作為近期海綿城市建設重點區域,制定海綿城市建設方案,明確年徑流總量控制率的管控要求,逐級細化海綿城市建設目標。

  棗莊先后下發了《棗莊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實施意見》等文件,全面加強項目建設過程中海綿城市建設管控,針對各城市新區、各類園區、成片開發區,全面落實海綿城市建設要求,新建小區、公共建筑、道路、公園、水系、廣場等項目要嚴格執行低影響開發技術,推進海綿城市理念的滲透,提高海綿城市建設的普及性、認可度。

  近年來,該市轉變城市建設發展理念,逐步推廣采取“滲、滯、蓄、凈、用、排”等措施,大力發展海綿城市建設,逐步推動城市從“資源依賴型”向“創新驅動型”轉變,探尋一條可持續發展與綠色發展的新路,助力城市高質量發展。

  (大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