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山東港口吞吐量集裝箱雙增長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趙波

  “五一”假期,山東港口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5月1日至5日,山東港口共完成貨物吞吐量2003萬噸,同比增長16.1%;完成集裝箱箱量44.2萬標箱,同比增長15.6%,以兩位數增長的優異成績歡度“五一”。

  新紀錄不斷刷新:青島港、日照港創下新裝卸紀錄

  節日期間,山東港口克服雷雨、大風等不利天氣影響,科學安排生產,船舶生產密切聯動、高效銜接,作業效率不斷刷新,持續擦亮綜合服務“金字招牌”。

  集裝箱板塊,青島港在“美迪馬士基”輪作業中創出船時效率348自然箱/小時的2M聯盟歐洲線全球最高作業效率,并一舉創出夜班裝卸22510TEU的單班生產新紀錄。5月1日至5日,QQCT8000TEU以上船舶平均泊位效率達163自然箱/小時,橋吊單機效率達30自然箱/小時,空箱疏運達19005箱,各項指標均處較高水平。

  油品板塊,青島港5月4日創出火車晝夜9列、董家口“瑪巴特”輪單班單船平均卸率每小時1.6萬方兩項歷史新紀錄。日照港節假日期間管疏作業完成51萬噸,同比增加5%。

  干散貨板塊,青島港“以疏促卸”,礦石疏運量5天超計劃1萬噸,先后創出單班裝車808節、晝夜裝車2140節等佳績;董家口4日晝夜靠離船舶“8開8靠”。日照港1日夜班完成煤炭卸車1076車,刷新日照港煤炭單班卸車紀錄;假期完成萬噸大列接卸2569車,同比增長303%。渤海灣港東營港廣利港區散雜貨出口貨物吞吐量創歷史新高。

  件雜貨板塊,5月2日夜班,青島港董家口“呂宋海峽”輪原木卸船作業三條線完成4625方,單機效率達1542方/班次,創出原木卸船單機單班效率紀錄。煙臺港5天共完成商品車6艘次、約2900多輛,兌現裝卸船效率180臺/小時、船舶在港停時壓縮10%的承諾,打造煙臺港商品車服務品牌。此外,4月30日至5月4日,三地四站共發送旅客3.2萬人次,滾裝車7545輛,進口旅客3.8萬人次,滾裝車8360輛。

  新業務亮點紛呈:濰坊港首條外貿脫硫石膏船舶“金珠”輪到港作業

  山東港口積極拓展新業務,向新領域要增量要成效,打通更暢通、便捷的水上運輸通道,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青島港生產調度中心、引航站和碼頭緊密配合,為“以星領雅”輪、“安蕓橋”輪等船舶采取“套泊熱接”作業模式,大大縮短船舶靠離間隙。煙臺港開展糧食全程物流服務,首批灌箱共5000噸、200TEU將轉運至濰坊港,節后將實現常態化轉運。濰坊港首條外貿脫硫石膏船舶“金珠”輪到港作業,滿載5000噸脫硫石膏發往韓國,標志著濰坊港外貿脫硫石膏業務正式啟動。來自烏拉圭的載有13000多頭活牛的外貿船“安娜”輪停靠濱州港,經與濱州市疫情防控指揮部、濟南海關等上級部門聯合研判,采取“錨地取樣檢測法”,確保了活牛動檢、卸牛等流程的安全可控。

  新服務成效卓著:“船-場-站”無縫對接實現高效服務

  假日期間,山東港口秉持“客戶至上”的服務理念,與船公司、客戶密切聯動,開啟港區資源共享業務協作,多線作戰,打造沿海港口合作新模式,推動航線貨物轉運時效提升,全力滿足船公司及客戶需求。

  節日期間,停靠在青島港自動化碼頭的“阿聯酋瓦法”輪因非生產性原因比原計劃晚開工2小時,自動化碼頭充分發揮科技優勢,利用一鍵配載、大船掃描、自動化雙箱等先進技術快速組織調配,為客戶拼搶時間,比原計劃提前1小時離泊,保證了船公司班期。青島港QQCTU一批無縫鋼管需從碼頭裝箱出運,急需21個空箱提箱并疏運到CFS堆場。由于船期緊張,且卸貨車輛已到港等待,QQCTU采取了直取模式直接鋪箱至堆場,形成“船-場-站”無縫對接,實現高效“散改集”服務。

  日照港針對泊位緊張的實際,加強泊位資源統籌,調度一公司12艘次煤炭船舶借泊其他公司泊位作業,完成裝船量23.6萬噸,有效緩解船舶壓港。

  煙臺港整合港口及周邊罐區資源,與華大罐區創新合作開啟“港罐一體化”運營,合理制定卸貨作業方案,精確控制卸貨流速,嚴格監管船舶收艙操作,5月2日順利完成承載64673噸瀝青混合物的“瑪蘭”輪首船接卸任務。煙臺港還主動加強與五洲豐、眾德、利農等化肥客戶聯系,創新提高各環節銜接效率,充分體現了“快速港口”品牌優勢。

  通訊員 張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