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優化口岸營商環境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內容包括深化通關業務改革、簡化單證要求、優化口岸作業流程、提升口岸信息化水平、規范口岸收費和提升口岸服務水平等6項21條具體舉措。

  貨物通關是跨境貿易的核心流程。《通知》著眼于進一步壓減整體通關時間、優化通關流程,提出了提供多種報關方式、優化大宗商品檢驗監管、推廣第三方采信、推進跨境電商監管模式改革、優化通關查驗流程等5個方面的措施。其中,大力實施保稅鐵礦“入區檢驗出區核銷”、棉花“集成查檢+分次出區”等通關模式;對有特殊運輸要求的出入境貨物,采取預約查驗、下廠查驗、入庫查驗等方式;推廣無陪同查驗,鼓勵企業選擇“不陪同查驗”或“委托監管場所經營人陪同查驗”方式。

  申領和驗核單證是跨境貿易的必要環節。《通知》提出了線上智能化自動審簽+人工集中分類審簽等新模式,精簡了申報環節隨附單證的數量,進一步減輕企業申領和申報的工作量。持續優化口岸作業流程,《通知》提出深入推進“抵港直裝”和“船邊直提”試點。另外,《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于2020年11月15日正式簽署,《通知》對落實RCEP協定“6小時放行”也提出明確要求。

  在不斷提升口岸信息化水平方面,《通知》提出通過建設具備查驗流程線上辦理等功能的口岸智慧查驗平臺,實現查驗環節公開透明、可查詢。依托“單一窗口”實現通關流程全程可視化,加大“單一窗口”出口退稅功能推廣應用,提升無紙化水平,便利企業辦理出口退稅業務。2021年全省出口退稅平均辦理時間從2020年的4.8個工作日壓縮到4個工作日以內。

  口岸環節收費多為市場調節價收費。《通知》從兩個方面對口岸收費行為進行規范和監管。一方面,加強口岸收費公示清單管理,依托“單一窗口”建設口岸收費自主更新系統,既方便企業及時、自主更新收費清單,也有利于對收費清單的監管,做到清單之外無收費。另一方面,強調關注相關輿情,加強對口岸收費的常態化監管,暢通舉報渠道,查處價格違法行為,使口岸收費行為更加規范,收費標準更加合理。

  此外,進一步提升口岸服務水平,公開服務項目的“5+2”“7×24小時”和“預約制”等方面的服務承諾。建立企業訴求快速回應機制,發揮好省商務廳“穩外貿穩外資”服務平臺作用,接訴即辦。辦理單位24小時內與企業對接,辦理結果及時反饋。“95198”單一窗口客戶服務熱線收到的涉通關問題訴求,及時推送至“穩外貿穩外資”服務平臺統一辦理。

  (濟南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