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今天(4月21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一季度,山東完成專利權質押融資登記305件、金額31.5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38.28%、74.56%,繼續保持較高增長態勢。
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是加強知識產權運用、暢通知識產權價值實現的重要形式,專利質押融資,也納入了“十四五”“高價值”專利指標。近年來,省市場監管局通過政策引導、優化服務等措施,大力推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幫助企業緩解融資難題。一是給予貸款貼息,為企業“降成本”。對符合條件的中小微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省財政按照60%的標準給予貸款貼息。2020年撥付中小企業貼息資金2400多萬元,降低企業融資成本。二是設立“風險補償資金”,為金融機構“增信心”。對知識產權質押貸款造成損失的,省財政給予40%的風險補償,增加銀行推行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信心。三是推廣“電子化辦理”,為質押登記提供“快車道”。省市場監管局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總結疫情期間開辟綠色通道經驗,發布了《知識產權質押登記電子化辦理工作指引》,將專利、商標質押登記辦結時限,分別壓縮至3個、2個工作日,實現了遞交材料和領取通知書一次辦好。
下一步,省市場監管局將持續推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組織各地開展需求調查登記、銀企對接,開展“入園惠企”“集合授信”等活動,優化服務,進一步促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項目數、金額大幅度增長。
(大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