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德州扒雞被曝虛假宣傳,以“棚養”冒充“散養”嚴重擾亂市場秩序

  來源:中華網山東頻道

  德州有三寶:扒雞、西瓜和金絲棗。多年來,德州扒雞是中華名品名吃之一,享譽海內外。五十年代,國家副主席宋慶齡從上海返京途中,曾多次在德州停車選購德州扒雞送給毛澤東主席以示敬意。德州扒雞因而聞名全國,遠銷海外,倍受中外人士的青睞,被譽為“天下第一雞”。

  然而,近幾年來,百年老字號“德州扒雞”也深陷食品“虛假宣傳門”,曾被媒體多次曝光。“德州扒雞”一時宣傳其雞是棗林散養雞,一時宣傳其雞是華北柴雞、魯蒙笨雞,一時宣傳其雞生長周期120天,亦或160天180天,以此來抬高價格,欺詐消費者,從而達到謀取暴利的目的,嚴重擾亂了市場,肆無忌憚地蠶食著百年品牌的形象。

  山東德州扒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州扒雞),成立于2010年9月,位于山東省德州市商貿大道1389號,經營范圍包括種禽養殖、肉禽蛋加工、餐飲服務等。德州扒雞作為地方傳統美食,中華老字號品牌,可以說是德州的名片。在首屆“全國食品展評會”上,德州扒雞以其似鴨浮水,口銜羽翎的外形以及飄香的美味被評為“中華第一雞”,自此,德州扒雞便享譽全國,香飄海內外……

  然而,這些德州扒雞股份有限公司生產雞是真品質的雞嗎?

  近期記者在北京多家“德州扒雞”專營店進行了暗訪。在德州扒雞中關村店,記者好奇地問店員,為什么這些雞“長的”都差不多,價格怎么不一樣?店員耐心地解釋說,這些60多的80多的都是散養雞,100多的就是棗林散養雞,一等價錢一等貨,價格肯定不一樣。記者連續去了德州扒雞月壇店、酒仙橋店、興化路店等七八家門店,店員們解釋都是一個口徑,最后到了北京站店,得到的并無不同。

  那么,山東德州扒雞股份有限公司真的有散養雞嗎?記者決定去他們的“養殖”基地一探究竟。

  為德州扒雞提供“雞源”的二屯鎮豐樂屯劉姓養殖戶告訴記者,“散養”只是一個名頭,都是“棚養”,要是養個三兩千只也有可能,放那給不知情的人看看罷了,也是活廣告嘛。他們那(指德州扒雞)賣一二百的還不是我們給供應的。小屯村的周老漢悄悄地對記者說:“按說稍微要求高一點的雞,防疫時應該用中藥,不能用西藥,但廠子(指德州扒雞)為了降低成本,都是讓我們用的西藥,我們養殖戶只能按照他們的要求去做了。”

  為了多方求證,記者來到了山東省樂陵市棗林笨雞專業養殖合作社。經過考證,棗林養雞場共有五個“棚”,三個閑置在那里,兩個棚里面有雞,一棚有雞5000多只,另一棚有2000多只雞。就算兩個棚一年養殖兩季,滿打滿算養殖能力也就10000多只雞。至于在臨邑市、樂陵縣的槐林、榆樹林生態養殖雞場,記者花了多天時間,壓根連影子都沒找著。那么山東德州扒雞股份有限公司的棗林、槐林、榆樹林生態養殖的幾千萬只的魯蒙笨雞、華北柴雞去哪了呢?

  養殖戶老高告訴記者:“7000-8000只雞在棗林散養得有30畝以上的林地,養了雞以后這棗子會顆粒無收的,我們這棗林每畝會帶來2000多元的收入,而廠子(指德州扒雞集團)每只雞只給我們20元左右,真的散養得要近一年的時間才能長到小二斤,那樣我們養殖戶豈不是得去喝西北風?”記者啞口無言。

  德州扒雞這樣“高調”宣傳雞散養及雞生長周期,采取非正當手段欺騙消費者,不能不令人擔憂……

  文章源自網絡及合作媒體,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本文只代表作者觀點,與中華新聞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