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畜牧系統精準施策共幫扶貧困戶2.8萬戶、5.6萬人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毛鑫鑫
畜禽養殖是農民脫貧增收的重要途徑,山東在發展畜牧業助力脫貧攻堅方面做了哪些工作?“2016年以來,全省畜牧系統共幫扶貧困戶2.8萬戶、5.6萬人,圓滿完成任務。”4月6日下午,省政府新聞辦舉行“脫貧攻堅的生動實踐”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五場,省畜牧獸醫局黨組副書記劉鳳軍作了介紹。
堅持精準識別。對全省范圍內有勞動能力且愿意從事畜牧業的貧困戶、貧困人口進行摸底,經統計匯總并排除部分不適合發展畜牧業的貧困人口,將全省1.8萬戶、3.1萬貧困人口納入全省畜牧業脫貧攻堅幫扶目標。
堅持精準施策。根據各地畜牧業資源稟賦和貧困戶發展意愿,在精準施策上出實招。大力發展特色畜牧業,實施畜牧業脫貧攻堅“四大工程”,安排高效特色產業項目,支持扶貧工作重點村、貧困戶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畜牧業,促進了貧困群眾脫貧增收。像泗水縣整合畜牧獸醫系統資源,發揮行業優勢,開展“先富幫后富同走畜牧路”結對幫扶活動,累計發動150多家愛心企業參與捐贈,捐贈物資包括雞苗、種兔、飼料等,投入款物折合人民幣150余萬元,累計幫扶貧困人口2800人次。新泰市天信農牧發展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運營模式,發展合同養殖戶500余戶,戶均年收入10萬余元,農戶年累計增收7000萬元;采取入股分紅扶貧、產業扶貧、就業安置扶貧、公益助學基金扶貧等多種方式參與精準扶貧,累計幫扶貧困戶4000余戶、7240人。
堅持金融創新。實行產業扶貧和金融扶貧雙推進,發展特色畜牧業保險,擴大貧困地區畜牧業保險覆蓋面,為貧困戶發展特色養殖提供了兜底保障。創新推廣“魯擔惠農貸-畜牧貸”“魯擔惠農貸-青貯收購貸”等專項信貸產品,為養殖戶提供了資金支持。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毛鑫鑫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