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上午,濟南市委市政府“貫徹落實強省會戰略系列新聞發布會”第6場發布會召開。記者在發布會上了解到,濟南將積極謀劃聯通鄭州、西安的黃河流域“一字型”大通道、濟南-雄安直連通道,統籌安排濟南都市圈交通設施,提升面向千萬級大都市的交通承載能力。
濟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牛長春說,濟南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將緊緊咬住“加快建設”核心任務,準確把握“強省會”本質特征,聚焦聚力三個關鍵,以決戰決勝的姿態,堅決扛起自然資源和規劃的使命擔當。
一、突出規劃戰略引領,在增強省會承載力競爭力上持續發力。規劃是城市發展建設的龍頭。我們將圍繞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具有全球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總體目標,強化規劃戰略引領作用,增強濟南在山東半島城市群和黃河流域的核心引擎功能。
一是認真落實省會經濟圈一體化發展要求,積極推動濟南都市圈國土空間規劃編制,整體謀劃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充分發揮省會龍頭作用,更好引領都市圈協調發展。
二是貫徹黃河重大國家戰略和強省會戰略,落實省級規劃確定的主體功能定位和各項約束性指標,完成市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與報批,構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格局和支撐體系。
三是積極推動“東強”“中優”近期策劃方案實施,加快推進“西興”“南美”“北起”近期策劃研究,明確重點打造片區和重點項目行動方案,推動城市發展新格局落實落地。
四是按照功能集聚、要素齊全、設施先進、生態優美的要求,做好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國土空間規劃、生態保護規劃、啟動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和城市設計,建立完善起步區“1+4+16+N”規劃體系,打造國際一流的現代綠色智慧新城。
五是以建設交通強國樣板城市為目標,積極謀劃聯通鄭州、西安的黃河流域“一字型”大通道、濟南-雄安直連通道,統籌安排濟南都市圈交通設施,提升面向千萬級大都市的交通承載能力。
二、突出土地要素保障,在支撐強省會高質量發展上持續發力。土地是承載經濟社會發展的稀有資源,土地要素高效配置對實現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我們將不斷優化土地要素配置方式,持續釋放政策紅利,為構筑濟南發展新優勢提供堅實保障。
一是堅持“土地跟著項目走”,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分配繼續沿用“增存掛鉤”政策,積極爭取國家和省直接配置用地指標支持,切實保障民生、基礎設施及新興產業用地。
二是加強土地供儲市級統籌,合理制定年度供地計劃,積極拓展標準地、標準廠房、M0等用地新模式,支撐工業強市戰略實施。
三是緊密結合全市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科學確定工業、住宅、商業、基礎設施用地供應的總量和比例,合理把控土地供應節奏,確保土地市場健康平穩。
四是深化建設用地使用權轉讓、出租、抵押二級市場改革,審慎穩妥推進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逐步構建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
三、突出功能品質優化,在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指數上持續發力。塑造高品位的城市功能品質,是提升人民幸福感、獲得感的重要途徑。我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強化傳統風貌塑造,提升人居環境質量,讓群眾生活得更有質感、更有溫度。
一是以建設世界級歷史文化名城為目標,打造“一院一文化、一街一業態、一片一主題”的名城濟南特色示范片區,擦亮“非遺”“老字號”等金字招牌,展現泉城獨特魅力。
二是高標準完成黃河生態風貌帶規劃,以專項規劃為統領、以專題研究為支撐,構建“1+4”規劃編制體系;以濕地公園整合、黃河文化挖掘、綠色交通鏈接為重點,打造黃河百里生態廊道。
三是牢牢把握“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重要論斷,認真落實破損山體整治方案,加大生態修復治理力度,改善區域生態地質環境。
四是堅持全市“一盤棋”理念,會同行業主管部門,統籌編制公共交通、基礎教育、醫療衛生等專項規劃,優化各類設施布局,推動15分鐘社區生活圈提檔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