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李楠楠

  2月21日上午,煙臺市十七屆人大五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煙臺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邵汝卿向大會作煙臺市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

  2020年全市檢察機關發揮行政檢察“一手托兩家”職能作用,助推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設。

  用心堅守客觀公正立場,做強監督主業、拓展監督領域、提升監督實效,努力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堅持懲治犯罪與保障人權并重,依法履行指控證明犯罪的主導責任,確保有罪受到公正懲罰、無罪不受刑事追究。加強刑事立案和偵查活動監督,對該立案而不立案的,督促立案145件;對不該立案而立案的,督促撤案114件;監督糾正適用強制措施不當、違法取證等案件91件。

  加強刑事審判監督,提出和提請抗訴42件,法院已改判或發回重審25件。加強刑事執行監督,對煙臺監獄開展巡回檢察4次,監督糾正監管活動違法167件,糾正不當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176件,立查司法人員玩忽職守犯罪1人。加強與市監察委對接,強化對主要事實和關鍵證據的審查和研究論證,提出補強證據意見83份,審查逮捕19人,起訴49人,不斷鞏固發展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

  構建市院以生效裁判結果監督為重點、基層院以審判人員違法行為監督和執行監督為重點的工作格局,共受理審查民事監督案件855件、同比上升31.5%;主動開展調查核實125次,提請和提出抗訴、發出再審檢察建議84件、同比上升15.1%,法院已采納69件。芝罘和開發區兩民營企業因800多萬元的加工定作合同產生糾紛,歷經一審、二審和再審程序,仍未妥善解決,當事一方向檢察機關申請監督。省市兩級檢察院先后主持十多次協商、百余次溝通,最終使雙方達成和解協議,促進了企業發展。

  行政檢察監督有新突破。更好發揮行政檢察“一手托兩家”職能作用,助推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設,深入開展促進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專項活動,受理各類行政訴訟監督案件407件、同比上升76.9%,辦理審判和執行活動監督案件254件,辦理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案件108件。

  公益訴訟檢察有新進步。牢記保護國家利益和公共利益職責使命,建立以行政、民事、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和支持政府及社會組織提起訴訟為框架的工作模式,提升辦案整體質效。共發現公益訴訟線索693件、同比上升203。 9%,辦理訴前程序案件308件、同比,上升38.1%,提起訴訟27件、同比上升42.1%,積極穩妥辦理規劃、交通、公共安全等新領域案件51件,督促收繳各類公益資金560萬元。

  自覺做被監督者的諍友、益友,兩級院檢察長列席審委會63次,督促執法司法機關自我糾正違法問題128件,對不服公安和法院正確處理決定的390起申訴案件當事人,認真做好釋法說理、服判息訴等工作,共同維護司法權威。

  司法標尺向更加注重案結事了人和轉變,全面推行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全市案件適用率91.9%,量刑建議采納率97.6%,實現訴訟進程更快推進、侵害人更快改惡向善、受害者更快得到慰藉補償。司法評價向更加注重質效轉變,建立以“案一件比”為核心的業績考評體系,激勵檢察人員把案件辦到最好,案件退回補充偵查、延期審查同比分別減少71%、868。“案-件比“ 優化至1: 1.19努力讓司法投入最少、當事人感受更好。司法公開向更加現代化轉變,建成檢察業務質效管控區,實現檢察業務運行、管理、服務、控制、監督一體化;研發掌中評外部監督平臺,案件相關人可以通過微信查詢流程信息、提出意見建議,實現案件相關人對辦案程序和實體滿意,提高專業素養、辦案質量和司法公信力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