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20年,煙臺交出合格“答卷”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7816.4億元

  來源:齊魯晚報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楠楠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煙臺全市團結一心、攻堅克難,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交出合格答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

  全市經濟穩中向好

  全市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向好,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7816.4億元,增長3.6%,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10.1億元,增長2.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9%,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7%,外貿進出口增長11.6%,實際使用外資增長17.6%,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3%和5.1%,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好于預期、好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

  疫情防控取得重要成果

  全市廣大黨員干部、醫務人員、公安干警、社區工作者日夜奮戰在抗疫一線,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建立起嚴格的入境人員和冷鏈食品管控制度。46名優秀醫務人員馳援湖北,社會各界捐款捐物達2.6億元。用不到1個月的時間全面遏制疫情蔓延勢頭,用不到2個月的時間將本土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密切接觸者全部清零,47名確診患者全部治愈,醫務人員零感染。

  為企業減稅降費135.8億元

  2020年扎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穩住了經濟基本盤。出臺支持企業渡難關穩發展12條等一攬子政策措施,深入開展“進現場、解難題、促發展”專項工作,全年累計為企業減稅降費135.8億元,惠及20.5萬市場主體。爭取上級各類政府債券341.7億元,46.6億元抗疫特別國債、特殊轉移支付等資金直達基層。

  穩定就業崗位93萬個

  千方百計穩就業,在全省率先開通“返崗直通車”,發放穩崗補貼和就業創業補貼6.1億元,穩定就業崗位93萬個,城鎮新增就業11萬人,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5%以內。針對消費下滑形勢,及時采取促消費措施,市縣兩級發放4000萬元惠民消費券,帶動直接消費3.5億元。

  重點項目完成投資919億元

  100項重點工程、重點項目和重大事項順利實施,229個省、市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919億元。重大產業項目加快推進,萬華百萬噸乙烯正式投產,全球研發中心投入使用。重大基礎設施實現突破,濰煙高鐵、萊榮高鐵、煙臺機場二期開工建設,濰萊高鐵開通運營,文萊高速建成通車,煙臺港40萬噸級碼頭投入使用,老嵐水庫樞紐工程正式開工。蓬萊、長島完成區劃調整,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

  新增高新技術企業297家

  新經濟新動能快速成長,114個先進制造業項目加快推進,100個過億元重點技改項目全面實施。全市新增高新技術企業297家,總數達到1120家,新備案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2282家,占全省總數的1/6。新增省級以上創新平臺52個,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54.8%,同比提高6.5個百分點,4家企業成為省級獨角獸企業,省級瞪羚企業達到97家。

  九大片區完成投資244.6億元

  重點片區開發建設快速成勢,九大片區完成投資244.6億元,朝陽主街、所城十字大街完成改造正式開街,芝罘灣廣場、八角灣國際會展中心主體封頂,幸福新城22個項目開工,臨空經濟區完成規劃,高鐵新區、夾河新城、牟平新城、金山灣等片區開發掀起新熱潮,城市面貌有了較大提升。

  上市企業總數達到51家

  全市新增上市企業4家,其中,榮昌生物成為2020年全球募資規模最大的首發上市生物醫藥企業,南山智尚成為全省首家創業板注冊制上市企業,全市上市企業總數達到51家,總市值突破8000億元,居全省首位,上市后備企業達141家。

  5.6萬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全市3.6萬戶、5.6萬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實現穩定脫貧,順利通過省級評估驗收。教育質量穩步提升,學前教育普惠率達到92.5%,新改擴建中小學50所,哈爾濱工程大學煙臺研究(生)院首批研究生入學,駐煙高校實現新發展,職業教育邁出新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