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記者從濟南市商務局獲悉,2020年,外貿進出口在受疫情影響國際市場需求乏力的不利情況下,我市積極應對、多措并舉實現了對外貿易的逆勢大幅度增長。統計數據表明,全市全年實現外貿進出口1383億元,同比增長23%,增幅高于全省15.4個百分點。我市外貿進出口繼2019年突破千億元大關之后,2020年在國際市場異常艱難的不利環境下逆勢突圍、勇于突破創下的業績新高。
濟南海關統計的數據表明,1383億元的外貿進出口總值中,進口實現627.6億元,增長30.7%;出口實現755億元,增長17.2%。對外貿易以一般貿易進出口方式為主,實現進出口1193億元,增長18.7%,占全市的86.3%;,此外,加工貿易方式進出口40.1億元、增長2.8%,以保稅物流方式進出口128.5億元、增長98.9%。進出口企業中民營企業進出口占比較大。貿易區域范圍來看,對主要貿易伙伴進出口保持增長,對東盟、歐盟、拉丁美洲、美國、非洲進出口值分別增長16.3%、33.9%、26.2%、21.5%、15.6%,合計占全市的58.3%;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482.4億元,增長13.9%。對外貿易商品中紡織服裝、醫藥品出口值大幅增長,分別增長113.9%、33%。
據濟南市商務局有關負責人介紹,過去的2020年,面對異常艱難的國際市場形勢,我市積極應對、果斷出手,對全市前100強進出口龍頭企業實施“一對一”跟蹤服務,全力幫扶企業“穩訂單、拓市場”;同時制定出臺了《濟南市穩外貿穩外資24條政策措施》《關于支持外貿企業保訂單拓市場的若干措施》,調動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的積極性;與14個市直部門、15個區縣商務部門組成專班,協調解決企業生產、銷售、防疫等各方面的困難和問題,累計為外貿企業解決了20類152個困難和問題,新辦理外貿進出口權企業2082家,新增外貿進出口實績企業941家,新增進出口額135.2億元,拉動全市進出口增長15個百分點,全力推動外貿企業“穩生產、穩市場”,穩住了外貿基本盤。
同時,不利中尋求有利發展機遇,濟南市瞄準疫情期間的新的市場需求,強化優勢資源集聚,重點打造了集“研發+生產+銷售+推廣”為一體的防疫物資出口產業鏈,先后為83家生產企業和95家貿易企業辦理了防疫物資進出口權,幫助27家企業進入商務部防疫物資出口“白名單”;依托萬興、泰豐等全市重點農產品出口龍頭企業,打造“公司+訂單基地+農戶”式農產品出口產業鏈。依靠“云展會”助力企業搶抓國外訂單,組織全市116家企業分別參加了春秋兩季線上廣交會;聯合阿里巴巴、谷歌體驗中心、全球貿易通等平臺在全市開展20場線上市場說明會,幫助企業線上洽談、線上簽約;組織132家企業參加阿里巴巴一達通“新貿節”跨境市場開拓活動,簽訂意向訂單近2億元;引導企業積極探索直播經濟帶動外貿出口,組織50多家企業上線阿里巴巴1688平臺,幫助出口困難企業通過新營銷方式開拓國際市場。以創新實現跨境電商新突破,成立了18個部門參與的濟南綜試區建設工作專班,打造了“七個一”跨境電商工作體系,跨境電商產業園建設有序推進,山左集團跨境電商供應鏈產業園入駐品牌商121家,商品達到1000多種;濟南國際貿易中心跨境電商產業園引進兩家平臺企業,孵化跨境電商企業18家,為全市外貿擴展新增量提供了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