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日報記者 從春龍 董卿 趙洪杰 趙豐 王世翔 張楠

  記者王世翔 張楠 報道 1月19日,棲霞笏山金礦事故救援現場,多班救援人員接續工作,對井筒全力清障。

  ■關注笏山金礦事故救援

  本報記者 從春龍 董卿 趙洪杰 趙豐

  1月19日上午9時,記者來到棲霞笏山金礦爆炸事故救援現場時,正遇到救援人員向3號鉆孔進行第四次投放給養。消防隊員輕輕向下放著鋼絲繩,與17日夜間的緊張相比,現場更加有條不紊。同時,救援指揮部進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明確了3+1通道救援方案,即生命維護監測通道(1號和3號鉆孔)、生命救援通道(井筒和10號鉆孔)、排水保障通道(7號和8號鉆孔)、輔助探測通道(4號、6號和9號鉆孔)。

  被困人員體力逐步恢復

  “昨天晚上7點31分,醫療監護人員與井下被困礦工通了電話。有礦工反映想吃咸菜、小米粥和火腿腸。”19日上午10時,井口醫療救護組組長、毓璜頂醫院副院長宋西成告訴記者,考慮到礦工身體還在恢復期,不宜吃過硬的食物,在早上的投放中只酌情增加了小米粥。

  記者了解到,19日早上的投放物資包括營養液55瓶、小米粥13瓶、益生菌1瓶、溫度計1支,還投送了留言紙、濕巾和保溫毯等物品。濕巾主要考慮讓礦工保持良好衛生狀況。還有礦工反映說冷,救援人員給井下投放了壓縮的保溫毯。

  “麻煩再送一部電話,作為備用。聯系不到你們,我們就找不到黨了。”當天上午,救援人員抽回繩索后,發現了這張字條。接到紙條后,救援人員制定了新的策略:與被困人員約定,每日固定時間通話,讓他們心中有底、避免焦慮。救援指揮部協調了6部防水電話,并將其中3部留在井下備用。

  宋西成告訴記者,目前,事故救援現場集結了包括心理、營養、骨科、創傷和神經外科等各有關方面的醫療專家。外圍還有25輛救護車、80多名救護人員隨時待命。救援指定棲霞市人民醫院和棲霞市中醫院作為定點救治醫院,毓璜頂醫院作為重癥轉院救治醫院。

  19日18時許,醫療救治組在與5中段被困礦工再次電話聯系時了解到,大部分礦工通過補充給養身體狀況改善。5中段的11名被困礦工中,8人身體狀況良好,2人有輕度不適,1人因在爆炸中頭部受到沖擊,傷勢危重,目前處于昏迷狀態。

  據5中段被困礦工反映,6中段的一名被困礦工也有傷情,具體情況尚不明確。

  下一步,救援指揮部將進一步加強與井下溝通聯系,詳細了解每名被困礦工身體狀況,建立單獨健康檔案,加強治療與營養,提高身體康復針對性。國家衛生健康委派出的專家組已經抵達,經與現場醫療救治組會商,對該名危重礦工,醫療專家組已向其工友傳授一些救援知識,并叮囑對其加強看護救助,及時反饋信息給醫療專家研判治療。

  改進方案,井筒清障提速

  19日12時,一組井筒清障作業人員出井,他們長吸一口氣,與另一組作業人員互道平安,順利交接。

  “辛苦嗎?”記者問。

  “再辛苦也得往前攆,為了下邊的22個礦工兄弟!”出井作業人員說,無論再難再累都要咬牙堅持。

  記者了解到,救援指揮部進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明確了3+1通道救援方案,即生命維護監測通道(1號和3號鉆孔)、生命救援通道(井筒和10號鉆孔)、排水保障通道(7號和8號鉆孔)、輔助探測通道(4號、6號和9號鉆孔)。作為生命救援通道重中之重的井筒,清障作業也進一步改進了方案。

  “目前,生命救援通道存在較大困難,主要是在距井口350米處,遇到嚴重堵點,供風排水管路、供電通信線纜等相互交織疊加在一起。井筒內施工空間窄、吊籠斷面小,清障施工難度極大。”井筒清障小組副總指揮、安全負責人馬智民告訴記者,全力突破350米處堵點關乎救援成敗。為了提升井筒清障速度,指揮部增設了兩臺穩車,采用三層吊盤布置,上層盤做保護盤,下兩層盤做工作盤,小型雜物用吊籠提升,大型雜物用鉤頭直接提升。方案實施后,井筒內清障切割作業可從4人增加到6人,同時分工清理更多障礙物。增設吊籠罐道繩后,提升速度及安全性將得到大幅提高。

  馬智民告訴記者,吊盤下放受到井壁障礙物制約,先要對井壁進行清理。穩車及天輪、鋼絲繩、吊桶、吊盤等設備設施已安裝完畢,井口鎖口梁也已拆除,影響吊盤下放的井筒上部障礙物基本清理完畢,吊盤已下放至距井口210米處。清障作業人員很快將對350米處障礙發起“總攻”。

  愛心匯聚盼望礦工平安

  19日13時,棲霞市西城鎮東陡崖村張利群和村民為救援現場送來50箱自己種的煙臺蘋果,一共250公斤,祝愿所有礦工兄弟平安歸來。

  “這些天,村里的老百姓都在關注著救援進展,都想著能為救援做點事情。”張利群告訴記者,大家都想過來幫忙,但是救援工作比較專業,他們也進不來現場。經過多方協調,才將這些蘋果送進來。他們選了品相最好、個頭最大的蘋果,裝了滿滿一私家車。“蘋果寓意平安,祝愿所有的礦工兄弟都能平安歸來。”

  除了蘋果,他們還送來了暖寶貼給救援人員。“夜里零下十幾攝氏度,救援非常辛苦,希望能給他們帶來溫暖。”張利群說。

  18日晚12點,棲霞天之藍公益團隊把熱氣騰騰的白菜肉餡餅送到了救援現場。天之藍隊員們當天傍晚5點集合,發面、剁餡、烙餅,熬小米稀飯,共做餡餅400個,小米稀飯200碗。一人兩個餡餅一碗稀飯,溫暖了冬夜里救援隊員疲憊的身心。

  據了解,近段時間,天之藍公益團隊、星光公益服務中心、棲霞搭把手公益救援零點義工分隊等志愿者機構,每天為笏山金礦爆炸事故救援現場送來熱騰騰的飯菜和水果、牛奶等生活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