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

  截至15日12時,新增救援人員38人、機械裝備190余臺(套)——

  再增兩條生命通道,距預定深度還有122米

  1號3號鉆孔分別完成進尺526米、521米

  1月15日,救援人員在棲霞市笏山金礦事故救援現場進行鉆井作業。(□記者董卿報道)

  □記者 趙豐 董卿 報道

  本報棲霞訊 最近兩天,棲霞當地氣溫持續下降。1月15日,從早晨開始,雪花就沒有停歇。但寒冷的天氣并未阻止救援的步伐,棲霞笏山金礦事故現場救援仍在爭分奪秒地進行。

  15日11時,記者在救援現場看到,1號鉆機處已備好了6桶多效防凍液,用于地面施工設備防凍。一旁的大型應急發電車已接入相應設備,以保障施工用電充足。

  在1號鉆機進行施工的是山東省煤田地質局第二勘探隊,即山東省礦山鉆探應急救援中心的救援隊伍。救援隊員正快速操作設備把一根根“泛黃”的鉆桿接起,這些鉆桿每根約長10米,都是剛從鉆孔中提上來的,待更換定向鉆頭后再依次打入地下鉆孔。一名救援隊員告訴記者:“提出鉆桿是為了更換安裝定向鉆頭,進行定向施工,以保證鉆孔與巷道準確貫通。”他介紹,接到“不惜一切代價,以最快速度進行救援”的指令后,救援隊伍于1月12日凌晨裝車,把能帶的設備都帶來了,僅鉆桿就帶來了兩套,以防因尺寸問題影響救援。參與救援的隊員也有多次參與事故救援的經驗,現在20名工人、20名技術人員和帶班領導12小時一班、兩班倒,爭分奪秒加快鉆孔進度,搶奪救援時間。17時30分,另一名救援人員告訴記者,定向鉆頭已經作業約兩個小時。

  15日救援現場持續增加救援人員和各類救援機械設備。截至15日12時,新增救援人員38人、機械裝備190余臺(套)。目前,救援現場共有11支專業救援隊伍和1支消防救援隊伍,救援人員431人、各類機械裝備265臺(套)。共布置6個鉆孔進行施救,新增5號、6號兩個鉆孔,完成進尺分別為:1號鉆孔(直徑311mm)526米、2號鉆孔(219mm)420米、3號鉆孔(直徑219mm)521米、4號鉆孔(直徑711mm)258米、5號鉆孔(直徑350mm)8米、6號鉆孔(直徑311mm)已經開鉆。因回風井井筒清障困難,清障深度仍為340米。

  記者從應急救援指揮部了解到,事故發生時,“一中段”無作業人員,“六中段”(離井口698米)有作業人員13人、“五中段”(離井口648米)有作業人員9人。

  18時,記者離開救援現場時看到,地上已經鋪了薄薄的一層雪,氣溫也在逐步下降。清理出來的空地上,新調集的幾排箱房已放置完畢,里面堆放的救援隊員的棉被等還未來得及收拾。一列隊員正攜帶著音視頻生命探測儀進入救援場地。雪花飄飛的夜幕下,救援現場依舊燈火通明,大型機械作業的轟鳴聲比白天顯得更為響亮。

  據了解,下一步,應急救援指揮部將堅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不惜一切代價、窮盡一切手段、搶抓救援時間”的要求,繼續采用多種方式,有針對性地解決救援困難,盡最大努力營救被困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