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記者獲悉,濟南在全國率先建成疫苗使用全程追溯體系,同時備案中醫診所443家,居全省第一、全國前列。
公立醫院藥占比降至27.6%
6家市屬醫院基建項目建成啟用
濟南市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馬效恩介紹,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縱深推進。濟南出臺《關于進一步深化醫院衛生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關于健全完善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的實施方案》等文件,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政策體系日臻完善,改革探索扎實推進。我市創建為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國家聯系試點城市、國家城市醫聯體建設試點城市,兩區縣創建為國家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試點縣。公立醫院全面取消藥品及醫用耗材加成,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部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公立醫院藥占比降至27.6%,較“十二五”末下降13個百分點。建立起三級四層衛生健康監督體系,監督員人均辦案14.57件,醫療市場秩序持續向好。

醫療服務體系持續健全。“十三五”期間,市四院、兒童醫院、傳染病醫院等6家市屬醫院基建項目建成啟用;基層醫療機構標準化建設全面完成,其中38家達到社區醫院建設標準、13家達到國家“優質服務基層行”推薦標準。實施醫療服務能力“雙十提升計劃”,臨床整合醫療中心和精品特色專科建設取得碩果。市中心醫院、兒童醫院分別成為山東省綜合、專科類別區域醫療中心,26個專科被確定為省級臨床重點專科或建設單位、縣域臨床重點專科,創建國家級胸痛中心、卒中中心等11個、省級中心25個。截至2019年底,全市有醫療衛生機構7487所,較“十二五”末增加407所;每千人口擁有床位7.48張、在崗衛生技術人員10.95人,較“十二五”末分別增加0.9張、2.1人。
濟南備案中醫診所443家
在全國率先建成疫苗使用全程追溯體系
馬效恩介紹,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在全省率先出臺《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推進中醫藥現代化、產業化,打造“扁鵲故里”品牌。成立市區兩級促進中醫藥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增加中醫藥管理科處室及人員。全市有三甲中醫醫院5家,中醫類醫療機構901家,100%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鎮衛生院設置國醫堂(中醫館)。備案中醫診所443家,居全省第一、全國前列。建成集遠程會診、處方流轉、智能煎藥、網上配送于一體的中醫藥診療服務平臺。成功承辦中醫科學大會、世界中醫藥互聯網產業大會等高端峰會論壇,世界中醫藥互聯網產業大會永久會址落戶濟南,與山東中醫藥大學合作啟動15項中醫藥康養重大項目,“扁鵲故里”影響力不斷擴大。
公共衛生體系更加完善。成立市區兩級重大疾病和傳染病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市疾控中心、省公共衛生臨床中心等“六大中心”建設全面啟動;實現疾控中心核酸檢測實驗室、二級以上綜合醫院感染性疾病科、社區衛生中心和鎮衛生院發熱哨點診室設置三個“全覆蓋”。濟南是國家疾病預防控制信息化建設試點城市,在全國率先建成疫苗使用全程追溯體系,預檢分診和發熱癥候群監測網獲評全國新冠肺炎防控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最佳應用案例。“十三五”期間,我市艾滋病保持低流行水平,結核病發病率處于全省較低水平,2017年消除瘧疾;地方病達到國家控制或消除標準,慢病防治取得積極成效。衛生應急處置能力持續提高,圓滿完成重大活動醫療衛生應急保障和突發事件緊急醫學救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