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來襲,濰坊市區內的流浪者是否吃得好、穿得暖、有地住?1月7日,記者跟隨濰坊救助站的工作人員到街面巡查發現,目前市區內的流浪者們都已得到妥善安排,愿意回家或住進救助站的人員已經安置完畢,還有一部分不愿意接受救助的人員,救助站工作人員尊重他們的意愿,每晚都去他們過夜的地方送去食物和熱水。

  1月7號下午兩點,記者隨救助車開始了街面巡查。負責救助工作的鞠明遠對于流浪者經常在哪些地方過夜非常熟悉,在他的指引下,救助車沿著健康街、四平路、東風街進行了兩個小時的巡查,但是未看到一名流浪人員。“街角公園、橋底角落、地下通道,這些都可能成為流浪者的落腳地。”鞠明遠說,其實救助站早在11月15日就開展了救助工作,寒潮來襲后,從12月15日開始加大了巡查力度,對于發現的流浪乞討人員,會送他們回家或者接到救助站里,所以現在街面上基本看不到流浪者了。

  鞠明遠告訴記者,還有一部分流浪者是既不愿意回家也不愿意住進救助站的,他們通常白天拾荒掙錢,晚上找地方過夜。對于這部分人,救助站的工作人員會尊重他們的意愿,每晚去他們過夜的地方看看并送去食物和御寒物品。“灌好熱水,帶點方便面,今天還新增了棉帽,還有棉被棉衣口罩這些。”工作人員向記者展示了為流浪者準備的物資包,基本涵蓋了所有御寒必需品。

  “6日上午,接到一個流浪人員的求助電話,工作人員馬上將他接了回來。”救助站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近期隨著氣溫降低,很多以前不愿意住救助站的流浪者因為“頂不住”嚴寒,主動向救助站求助。這部分人員進入救助站后,首先要做核酸檢測并進行防疫隔離。

  據悉,2020年12月15日以來,救助站工作人員每天白天和晚上都會巡查,天氣格外冷的情況下一天會巡查三次。為了應對寒潮天氣,濰坊救助站除了提高巡查頻率,還擴大了巡查范圍。往年主要巡查商圈和火車站汽車站等人流量大的地方,今年增加了老舊小區、橋路涵洞、避風的公共設施。今年1月1日到7日,共救助了18人。

  (來源:齊魯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