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濟南地鐵2號線通車,空載試運行。地鐵作為城市交通系統的重要一環,車站空間已成為城市公共文化的展示窗口。為展現更多城市符號、時代特征和人文精神,濟南軌道交通集團聯合中央美術學院、山東藝術學院、山東工藝美術學院等藝術院校和國內著名設計師及專業團隊,開展了2號線車站裝修和公共藝術品設計工作。
記者了解到,該線路在“濟脈通衢”主題下提煉出富有藝術的表達方式,通過“山水城市”的個性表達,將“濟脈通衢”主題融入車站裝修和公共藝術品設計,形成既富共性又個性十足的地鐵文化,更好地展示城市形象、傳播泉城文化、豐富市民生活。跟隨記者,一起打卡打卡2號線12個特色重點站吧。
王府莊站——“國泰民安”
王府莊站位于王府莊以南,劉長山路與規劃物流大道交叉口。明洪武年間,王姓府官從河北棗強遷此落戶,該站點與濟南軌道交通1號線換乘。該車站裝修延續1號線全線“儒風·素語”的設計主題,結合車站周邊的特色歷史文化,以“中式府邸”為設計元素,提取中式府邸中具有儒家文化代表性的“門、窗、柱、影壁”等元素,以現代手法進行演變并采用現代材料對王府莊站進行裝飾,力求將王府莊站打造成儒學文化傳播和弘揚的無聲載體。

本站公共藝術品以“國泰民安”為主題,以民間藝術和市井生活為出發點,使用釉中彩高溫燒制瓷板工藝展現濟南國泰民安的盛世場景,近景體現熱鬧的集市場景,遠景體現濟南歷史特色建筑和景觀,畫面富有進深感,內容上結合老濟南特色民居及生活方式,展現了濟南的各種民間藝術、民俗活動及豐富的市井生活。

臘山站——“綠水青山”
臘山站位于臘山以北,經十路與張莊路交叉口。車站裝修設計取自于臘山的自然地形風貌,兩側呼應全線“山、水、城、市”概念,站廳頂部裝置藝術品,將代表臘山的綠樹、祥云以及飛鳥進行藝術化處理,通過金屬網材質以及迷彩的色彩效果形成一幅人文景觀豐實的山水畫卷。

本站公共藝術品以“綠水青山”為主題,將臘山自然風光融入到山水畫之中,為賦予畫面現代感和增加作品互動性,使用參數化技術把圖像轉化為實體的金屬球陣列,金屬球的鏡面效果在乘客來往走動時產生豐富的變化,讓畫面靜中有動,增加了作品的趣味性,另外在作品展現形式上,畫面內容打破邊界束縛,融入站廳空間,并與站廳天花相互照應,形成和諧共融的空間藝術氛圍。

老屯站——“沁著茶香”
老屯站位于位于老屯片區,張莊路與匡山小區中路交叉口。周邊的濟南茶葉市場號稱“江北第一茶葉市場”,茶文化氣息濃厚。站廳頂部藝術品通過提取茶山元素,采用金屬鋁板形成層層疊疊、郁郁蔥蔥的茶山景象,一片生機盎然。茶山之上,燈光點點,仿佛多多盛開的茶花,隨風襲來陣陣茶香,讓乘客仿佛置身于自然風光。

本站公共藝術品以“沁著茶香”為主題,使用釉中彩高溫燒制瓷板工藝圍繞茶文化,將茶葉的種植、采摘、萎凋、揉捻、干燥、包裝、售賣、運輸等生產過程呈現在一幅畫卷中,不僅展現了茶葉的制作工藝及過程,而且畫面中畫面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展現了種茶、制茶、運輸、售賣的繁忙場景,栩栩如生,更重現了“江北第一茶城”的繁榮景象。該藝術品通過民間藝術與歷史文化相結合,兼具藝術欣賞性與文化普及性,展現了老屯站的歷史文化特色。

八里橋站——“泉城記憶”
八里橋站位于八里橋片區,堤口路與緯十二路交叉口。西南側近八里橋蔬菜批發市場,西北側近果品批發市場。提取“蜂巢”的形象作為勤勞為民的符號,表現站點周邊生活氣息濃厚的多種業態;以“甘為蜜蜂勤勞作,鑄就安逸千萬家”為靈感,來表現大公無私為民服務的概念,精巧的藝術構思、精湛的創作工藝和優美的藝術語言,為人們帶來美好的生活。

本站公共藝術品以“泉城記憶”為主題,采用通景的表現手法,將濟南八里橋、大明湖、濼源門等地理環境、風貌特征以及民俗生活繪成畫卷,構圖上采用蜂巢六邊形將畫卷進行分割排列,遠看蜂巢整體連成一幅畫面,近看每個六邊形也是一副完整畫面,蜂巢也寓意著泉水流經千家萬戶,體現濟南的泉城生活、城市印象。背景則采用泉水符號貫穿整幅畫面,結合燈光營造整體藍色色調氛圍,表現泉城特有的地域文化特點。

濟南站北站——“百年路途”
濟南站北站位于濟南火車站北側,通普街與堤口路交叉口。具有強烈的交通屬性。濟南站北站重點打造交通文化,站廳頂部裝置藝術品模擬列車車廂形態,天窗外朵朵白云,通過變幻的LED燈光,呈現出絢麗多變的天空色彩,打破地下空間的沉悶和壓抑感,增加地鐵空間的新鮮感受和趣味性,進一步增強了乘客對車站地域方位的辨識度。使乘客在行進的過程中,重溫百年交通,輝煌歷史,感受到時光與故事,也共享濟南交通飛速發展結出的累累碩果。

本站公共藝術品以“百年路途”為主題,背景的建筑影像取自老濟南經典的街區景象及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將濟南百余年來的光輝歷史鋪展開來。前景中點綴的路燈和交通信號燈,與背景形成呼應,增加了作品的現代感和趣味性,也寓意著濟南城市發展的道路光明、有序、順暢無阻。

濟濼路站——“鵲華盛境”
濟濼路站位于濟濼路與北園大街交叉口,濟南作為黃河流域龍頭城市和北方一帶一路重要城市,濟濼路穿黃隧道是貫穿濟南第一隧,因此濟濼路站主打黃河文化主題。通過藝術化處理的金屬網,充分展現黃河蜿蜒曲折、大氣磅礴的特點,記錄濟南城市發展由“大明湖時代”邁向“黃河時代”的重要歷史時刻。

本站公共藝術品以“鵲華盛境”為主題,采用馬賽克鑲嵌的制作藝術手法,描繪錦繡黃河東西綿延,渾厚而蘊藉,鵲華二峰隔水相望,灘區綠地、南部山脈間鱗次櫛比的都市景觀和標志性建筑,交疊輝映,氣勢壯美,贊頌著依佑黃河之濱的濟南蓬勃崛起的發展活力,是黃河文化、城市文化與地鐵文化高度融合的有益探索。

北園站——“水佩風裳”
北園站位于北園大街與東濼河路交叉口東側,在古代,北園與大明湖相連,境內有一個蓮子湖,湖闊達20里,一眼望不盡的萬畝荷塘。清翠的荷葉亭亭玉立,成群的魚兒嬉戲其中,有趣而富有詩意,突出表現生機盎然的萬畝荷塘景象。站內荷葉柱采用不銹鋼材質,純粹而靈動,通過光照反射,呈現出人與物、物與景、景與人相互交融的完美場景,給人以輕松愉悅的美好感受。

本站公共藝術品以“水佩風裳”為主題,《酉陽雜俎》中記載:“歷城北二里有蓮子湖,周環二十里,湖中多蓮花,紅綠間明,乍疑濯錦。”畫面以北渚和北園荷塘為題材,展現了星羅棋布的荷花在翡翠妝砌的舞臺吐露絕卉芳華,采用石材雕刻賦彩的制作藝術手法展現泉城四周青荷環繞的絕佳景色,彰顯濟南地方特色。

歷山路站——“觀汐之窗”
歷山路站位于北園大街與歷山路交叉口,橫穿歷山路,作品以清?余正酉所作《明湖曲》為靈感來源,設計方案以“明湖詩韻,波光意鏡”為設計主題,采用空間一體化的設計手法,以太陽照射下水面波光為設計元素,靜謐淡雅的藍色調,在燈光的映襯下如夢如幻,表現東風吹皺波光粼粼的空間意象。

本站公共藝術品以“觀汐之窗”為主題,呼應歷山北站“波光粼粼”的主體設計理念。創作的實體靈感來源于濟南的泉水、湖水、河水,創作的思維主線從數字時代出發,將傳統的山水元素與濟南地方特色相結合,自然景觀的立體感以數字邏輯的形式,通過曲面LED屏呈現,同時打破當代人對于山水大多來自歷代藝術家作品的印象。
八澗堡站——“像素濟南”
八澗堡站位于奧體西路與八澗堡北路交叉口,緊鄰大辛莊商代文化遺址,該遺址是中國第二個出土甲骨文的商代遺址。該站與濟南軌道交通3號線一期工程進行換乘,車站裝修延續通過非對稱的設計語言,利用對比呼應的設計手法,將歷史與當下時代融合在地下空間。提取濟南市樹柳樹的柳葉元素,將天花、地面、墻面通過線條的的律緊密聯系在一起,形成空間一體化設汁。線條部位搭配甲骨文印記,使整個空間呈現出現代與歷史相融的氛圍,突出表達現代濟南的商業氣氛及悠久歷史文億的熟力。

本站公共藝術品以“像素濟南”為主題,將濟南的經典風景齊煙九點和鵲華秋色的經典山水畫作為靈感的出發點,融入泉水和黃河元素,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實時生成圖像,并通過從墻面到天花貫通的LED展示帶,以新穎的方式賦予這些內容科技感、未來感,比如利用其特點巧妙展現泉水流淌形成瀑布的效果,還有黃河川流不息的意象,以此體現出濟南的城市特色,充分展現泉城未來的藝術與科技融合發展的無限可能。

鳳凰路站——“鳳凰涅槃”
鳳凰路站位于鳳凰路與飛躍大道交叉口,鳳凰作為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瑞鳥,在我國被廣泛地推崇和應用,鳳凰齊飛,是吉祥和諧的象征,自古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元素。站廳頂部裝置藝術品主題形象采用抽象的鳳凰形態,以“鳳凰涅槃”比喻“幸福的新生活”。紅色的大膽使用,象征山東人民的熱情,寓意紅紅火火的美好生活。

本站公共藝術品以“鳳翔舜和”為主題,以舜與鳳凰的歷史故事為背景,以浪漫的鳳舞飛翔為畫面主體,結合彩玻馬賽克鑲嵌,將濟南的宏偉歷史和站點鳳凰涅槃的設計定位相融合,使藝術品呈現出一種流動的典雅和多維的時空記憶,更好地詮釋和展現舜耕文化和現代泉城發展騰飛的寓意。

鮑山站——“管鮑情深”
鮑山站位于鮑山東南側1.2公里處,鳳鳴路與飛躍大道交叉口。鮑山是舊齊煙九點之一,相傳,昔日附近有一座石城,名叫“鮑城”,是春秋時代齊國大夫鮑叔牙的食邑。

本站公共藝術品以“管鮑情深”為主題,畫面四周通過山水文化,采用鋁板漆繪的制作藝術手法展現鮑子故里山清水秀、萬木參天、浮嵐滴翠、山花爛漫、果樹滿坡、郁郁蒼蒼的優美景色,體現濟南的山水地貌和古濟風情;畫面中心以管仲與鮑叔牙人物點題,表達兩人之間深厚的友情。

彭家莊站——“山花爛漫”
彭家莊站位于彭家莊舊址,唐冶中路與飛躍大道交叉口。本站公共藝術品以“山花爛漫”為主題,創作構思采用現代藝術的獨特視角與繪畫語言,畫面以圓形、半圓形的構成方式,采用高溫瓷板燒制,以玉蘭、番紅花、垂盆草、紅瑞木、二喬玉蘭等多種常見花卉為表現題材。經過藝術家親手繪制多次暈染上釉燒制而成,將變化萬千的綻放花朵,其靈動的姿態展現成一幅清晰明快、色彩斑斕的美好畫卷。

整體設計表達的不僅僅是繁茂交疊的圖像,更是在祈盼生生不息、和諧健康的美好愿景,其自然的、樸素的、浪漫的氣息為彭家莊站增添了蓬勃向上的趣味。作品同時構建了濟南城市文化一道靚麗的風景線——自然與城市的奇妙對話。濃濃的詩意與微妙的色彩變化融為一體,散發出動人的藝術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