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主要負責同志等介紹我省實施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有關情況。

民營經濟穩定發展與就業相輔相成、不可分割,民營經濟是就業的蓄水池,高質量就業也是民營經濟發展的強支撐。會上,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二級巡視員劉玉亮,今年以來,山東把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作為分內之責,堅持減負、穩崗、擴就業并舉,全力支持民營經濟降低用工成本、穩定就業崗位,實現高質量發展。
全力支持民營經濟降低用工成本。打出“免減緩降”社保費組合拳,免征各類中小微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單位繳費,減半征收大型企業等其他參保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單位繳費;生產經營嚴重困難單位可申請緩繳社保費并免收滯納金;延長階段性降低失業、工傷保險費率執行期限至2021年4月30日。同時,2020年暫不調整最低工資標準。目前我省月最低工資標準仍執行省政府2018年發布的1910元、1730元、1550元。
全力支持民營經濟穩定就業崗位。加大失業保險穩崗返還力度,降低穩崗返還實施條件,將中小微企業穩崗返還標準由企業及其職工上年度繳納失業保險費的50%提高至100%,將困難企業穩崗返還政策延長一年,推廣無形認證、不見面審批,推行“先預撥、后承諾、再清算”,隨接隨辦、快審快批、即核即付。目前,已發放穩崗返還34.25億元,惠及企業26.35萬戶,穩定就業崗位883.7萬個,返還金額是去年全年的3倍。同時,實施企業穩崗擴崗專項支持計劃。將“以工代訓”作為援企業、穩崗位、擴就業、保民生的重要舉措,優化政策供給,提升服務水平,全力支持企業以訓穩崗、以訓擴崗。截至目前,全省審核通過以工代訓補貼資金10.43億元,惠及企業1.13萬家,穩定就業崗位66.99萬個。不斷加大用工補貼力度。疫情期間,向437家疫情防控重點物資生產企業發放一次性用工補貼8135萬元。還出臺了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政策。每新吸納1人給予企業最高1000元補貼,共發放5804萬元,惠及11999家企業、5.8萬人。
全力優化就業創業服務。舉辦民營企業招聘月活動,加大創業支持力度。實施齊魯鄉創計劃、創業金服計劃、創業引領計劃,為返鄉入鄉創業個人和企業提供資金、場所、平臺等低成本、多要素、便利化創業服務,發放一次性創業補貼、一次性創業崗位開發補貼13.46億元,惠及小微企業9.02萬戶。實施創業擔保貸款新政,堅持“擴面、提額、降比、提質、減負”并舉,為創業者和小微企業送上惠企助企政策“大禮包”。1-11月份,全省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3.45萬筆、249.79億元,直接扶持創業13.36萬人,有力促進了民營經濟蓬勃發展。全省創業擔保貸款發放額度是去年全年發放總量的1.6倍,居全國第一,創業擔保貸款累計發放總量突破1000億元“大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