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輝煌‘十三五’奮進新時代”系列發布會第11場在龍奧大廈舉行,濟南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郅良介紹“十三五”時期文化旅游業發展和“十四五”規劃的有關情況。

  “十三五”時期,特別是機構改革以來,濟南文旅系統著力構建文旅融合發展的新格局。經過探索和實踐,初步形成了空間融合、產業融合、服務融合三位一體的文旅融合新態勢、新特點。

  “十三五”期間,濟南市積極爭取國家、省、市財政文物保護專項資金2億多元,先后開展了150余項文物修繕保護工程,新增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

  先后以濟南市政府名義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文物工作的的實施意見》《關于推進國有建設用地考古調查勘探發掘前置工作的實施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文物安全工作的實施意見》,會同濟南市委宣傳部等13部門印發《濟南市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實施意見》,具有濟南特色的文物保護利用之路初步形成。

  同時,濟南市實施重點文物保護項目帶動戰略,完成齊長城等一大批重點文物修繕保護工程。考古調查勘探發掘成果豐碩,完成44處建設項目用地考古調查勘探,總勘探里程500余公里,勘探地塊面積600萬平方米,發現或復查文物點116處。梁二戰國墓、藥山漢墓、三官廟漢墓發掘分獲當年度山東省五大考古新發現獎,神通寺遺址、牛推官南遺址發掘獲得優秀田野工地獎。

  焦家遺址等6處單位成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濟南泉·城文化景觀”入選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非遺保護傳承工作扎實推進。成功承辦四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設立全國首個城市傳統工藝工作站—百花洲傳統工藝工作站。實施了非遺活態傳承八大工程,全國非遺扶貧工坊產品展示展銷活動被評為全國非遺扶貧品牌行動。

  (來源:齊魯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