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條橫跨濟南、濱州、
淄博、東營、濰坊的黃金水道;
這是在短期內能夠帶動濟南市
十萬人就業的民生福利項目;
這是濟南人可實現在“濟南港”
坐船入海夢想的旅游線路;
這是將改變城市格局
打造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城市新名片;
這是小清河

小清河位于濟南城區北部,黃河以南,是山東省內唯一一條具有水陸聯運、河海聯運、農田灌溉、水產養殖等多種功能的河流,自西向東經山東濟南、濱州、淄博、東營、濰坊等地,由壽光羊角溝注入渤海。“家家泉水入清河,千里長流到海波。歷下堪稱天下最,河源出在市心窩?!?/strong>這首詩描繪的正是這條通往大海的人工長河。

01
2020年,濟南小清河48公里全新生態景觀帶驚艷亮相,串聯起濟西濕地、大明湖、云錦湖、華山湖等多處城市景觀,一舉成為聚人氣、得民心的泉城新地標。

濟南北郊原是一片水鄉澤國,華山周圍是煙波浩渺的華山湖。小清河通航后,北園洼水和華山湖水皆可東流入海,這一區域變成了連天藕池和千頃稻田。小清河與大明湖、護城河、華山湖連片通航,互相借力,將帶動餐飲、旅游的發展,提升濟南的城市形象。

濟南市民都知道,這是小清河的又一次煥然新生。但也許并不知道,小清河近千年來,歷經數次起伏,見證著濟南這座城的古往今來,可謂成就了一段傳奇。
02
首先就來說說為何取名為“小清河”?這一點史料并無確切記載。在泉城濟南,數以百計的泉水匯聚至護城河和大明湖,最后注入城區北部這條通往海的長河——小清河。“家家泉水入清河,千里長流到海波。歷下堪稱天下最,河源出在市心窩?!边@是已故濟南詩文大家徐北文的一首詩詞,描繪的正是小清河。
由此想來,小清河一經亮相,以這座城市的泉水為源頭,清澈明凈,與經過濟南且久負盛名的黃河,一清一濁,在濟南城北相伴東流共赴渤海。在與大黃河的對比之下,人們也就稱其為“小清河”了。
還有一種說法,小清河的形成,應追溯到古代的濟水和唐宋時的清河。小清河,原為濟水故道,后因其南邊的濟水于歷城縣境內決口,一支奪漯河故道東流,后改為北清河。另一支仍為濟水故道,改稱南清河。1130至1137年,南清河水量日微,故改稱小清河?,F在的小清河,位于濟南郊區北部,黃河以南,是山東省著名的內河,也是省內唯一一條具有水陸聯運、河海聯運、農田灌溉、水產養殖等多種功能的河道,全長237公里,流域面積達10336平方公里。
03
據史料記載,小清河的開鑿始于宋金之際。南宋初年,濟南太守劉豫為廣開財源,下令開挖已廢棄的舊河道,歷時數年終于鑿通,稱為小清河。
劉豫開鑿小清河,其最初目的是方便廣饒一帶的海鹽自小清河運送至歷城與南宋交易,穩固濟南經濟發展。但小清河的開鑿所產生的作用遠遠不止運輸這一點。
為什么這樣說呢?古時濟南北郊是一片水鄉澤國,華山周圍是煙波浩渺的華山湖。小清河通航后,北園洼水和華山湖水皆東流入海,這一區域變成了連天藕池和千頃稻田,農業收益得到大幅增加。

但在小清河數百年發展歷程中,屢遭堵塞,歷代雖皆有整治,但仍屢浚屢塞,時興時廢。發生在清光緒十七至十八年的整治,是古時對小清河的治理最成功的一次。
據史料記載,清光緒十七年,山東巡撫張曜調集十萬民工治理小清河,可謂盡心盡責。同年七月,張曜在黃河上監工時,忽然“疽發于背”,不久不治身亡。倒在工作崗位上的張曜,贏得了濟南百姓的愛戴,為緬懷他,將其尊為黃河的“大王”,而其所督導的治理工程也歷經三年終告成功。
這次整治,通過疏浚、展寬、筑堤、裁彎等工程措施,小清河基本定型。從濟南黃臺至入海口羊角溝全線貫通,使中斷航運一百七十余年的小清河再次恢復通航。

04
經過清代光緒年間這一次修整,小清河逐漸迎來了它歷史上最為繁華的時代。那時的濟南,小清河沿線大大小小的碼頭林立,最負盛名的碼頭莫過于黃臺和五柳閘。
清末民初是黃臺碼頭第一個繁盛時期。當時的黃臺碼頭是濟南通往渤海的唯一進出港口,是濟南海鹽的進出樞紐。風頭一時無兩。
黃臺碼頭的第二個繁盛時期出現在20世紀30年代初期。商人李天相和王華亭先后于1931年、1933年創辦了汽艇社,在小清河上使用汽艇開展客運業務。直至20世紀70年代,黃臺碼頭進入鼎盛時期,動力拖駁船取代了老式的對槽船,被廣泛應用于航運。

航運的繁榮帶來了碼頭的繁榮,但遺憾的是到了90年代,由于河道加寬、航道變淺、水源減少等諸多原因,小清河于1997年1月15日正式停運,黃臺碼頭的輝煌就此落下帷幕。
05
由于小清河是濟南市主城區唯一一條排水水道,再加上城市的急劇擴張,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大量涌入,使小清河受到嚴重污染。再加上城市排水與污染治理等基礎設施滯后于城市發展,矛盾日益突出。
為解決污染問題,濟南對全市31條城市黑臭水體進行治理,通過7個污水處理項目,全市覆蓋的“清網行動”使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能力顯著提升,解決了污水溢流小清河的問題、有效改善了小清河水質。

2007年10月12日,小清河綜合治理規劃方案正式出臺。此后,小清河流域進行了系統全面的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山東省全力推進小清河全線復航工程。2011年10月1日,小清河在斷航二十余年后終于試水通航。
濟南北郊原是一片水鄉澤國,華山周圍是煙波浩渺的華山湖。小清河通航后,北園洼水和華山湖水皆可東流入海,這一區域變成了連天藕池和千頃稻田。小清河與大明湖、護城河、華山湖連片通航,互相借力,將帶動餐飲、旅游的發展,提升濟南的城市形象。

06
歷經近千年的跌宕起伏,今時今日,小清河不僅全線復航,更有48公里全新生態景觀帶的閃亮登場。從此,從渤海灣至泉城五百里流域的人們將“一船游泉城”、“一船到渤?!?。天藍水闊、綠蔭夾岸、清波萬里的小清河,必將輝映泉城今后的每一個春天。

文中圖片及資料來源網絡
(本文只作分享交流,不做商業用途,侵刪)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