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10部門發布《關于深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的實施意見》,全文如下。
為貫徹落實國家衛生健康委等12部委《關于深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的若干意見》(國衛老齡發﹝2019﹞60號)精神,深入推進我省醫養結合發展,加快建設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更好滿足全省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養老服務需求,經省政府同意,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完善醫養結合服務體系
(一)深入推進居家醫養結合服務。以居家老年人為重點,做實做細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提升簽約服務質量。鼓勵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或醫養結合機構(指同時具備醫療衛生資質和養老服務能力的醫療衛生機構或養老機構)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門服務,明確服務內容、工作標準,完善收費政策。提供上門服務的機構要投保責任險、醫療意外險、人身意外險等,防范應對執業風險和人身安全風險。有條件的地區要為居家重病、失能及部分失能老年人提供家庭病床服務。(省衛生健康委、省醫保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各市人民政府負責)
?。ǘ┘涌焱苿由鐓^醫養結合服務。實施社區醫養結合能力提升工程,整合現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或社區養老服務機構資源,內部改擴建一批社區醫養結合服務設施,重點為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集中或居家醫養結合服務。城市社區新增養老服務設施,優先引入醫療衛生資源提供醫養結合服務。鼓勵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一體化、嵌入式發展。加強社區獨居、空巢和計劃生育特殊家庭等老年人醫養結合服務,逐步提高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覆蓋面。(省衛生健康委、省民政廳、省發展改革委、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自然資源廳按職責分工負責,各市人民政府負責)
(三)規范提供機構醫養結合服務。制定醫養簽約服務規范,進一步規范醫療衛生機構和養老機構合作。按照方便就近、互利互惠的原則,推動未設立醫療衛生機構的養老機構與周邊醫療衛生機構建立協作合作關系,簽訂合作協議,明確合作內容、方式、費用及雙方責任。養老機構中具備條件的醫療衛生機構可與簽約醫療衛生機構建立雙向轉診機制,嚴格按照醫療衛生機構出入院標準和雙向轉診指征,為老年人提供連續、全流程的醫療衛生服務。鼓勵有余力、有閑置床位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展醫養結合服務。支持二級醫院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向養老服務延伸,或轉型發展成為醫養結合機構。(省衛生健康委、省民政廳按職責分工負責,各市人民政府負責)
?。ㄋ模┎粩嗵嵘r村醫養結合服務水平。鄉鎮衛生院、敬老院利用現有資源,內部改擴建一批鄉鎮醫養結合服務設施,重點為鄉鎮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集中或居家醫養結合服務。積極推廣鄉鎮衛生院、養老院“兩院一體”模式,通過簽約合作、托管、派駐醫護人員等形式,建立緊密型合作關系。有條件的地區,要統籌規劃鄉鎮衛生院和敬老院、村衛生室和農村幸福院毗鄰建設、協同發展。鼓勵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為經濟困難的失能、部分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無償或低收費醫養結合服務。(省衛生健康委、省民政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農業農村廳按職責分工負責,各市人民政府負責)
?。ㄎ澹┏浞职l揮中醫藥在醫養結合服務中的作用。把中醫診療、中醫治未病、中醫藥養生保健等融入健康養老全過程。推廣中醫藥適宜技術,增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藥醫養結合服務能力。支持養老機構規范開展中醫藥養生保健服務。鼓勵中醫醫師在養老機構提供保健咨詢和調理服務。普及中醫藥健康理念和知識,培養老年人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省衛生健康委、省民政廳按職責分工負責,各市人民政府負責)
?。娀t養結合服務信息化支撐。推動各地醫養結合信息平臺與養老服務信息平臺有效對接。利用遠程醫療資源,鼓勵信息化程度較高的醫養結合機構與省遠程醫學中心聯網,實現信息共享和協同服務。完善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并加強管理,在老年人免費健康體檢結束后1個月內告知其體檢結果及健康指導建議,為老年人建立連續性電子健康檔案并提供針對性的健康管理服務。(省衛生健康委、省民政廳按職責分工負責,各市人民政府負責)
二、全面提升醫養結合服務質量
(七)制定完善醫養結合服務標準規范。將醫養結合服務標準規范納入地方標準立項計劃,逐步建立健全涵蓋醫養結合機構分類、居家社區機構醫養結合服務、安寧療護服務等標準規范。統一全省老年人能力等級評估標準。進一步規范醫療衛生機構開展養老服務的范圍、內容及服務要求。落實醫養結合服務標準規范,優化服務流程,創新服務模式,提升服務和管理水平。鼓勵醫療衛生機構為老年人就診提供便利服務,保障就醫安全,改善就醫體驗,成為老年友善醫療機構。(省衛生健康委、省民政廳、省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各市人民政府負責)
?。ò耍┘訌娽t養結合服務監管。醫養結合機構中的醫療衛生機構和養老機構分別由衛生健康部門和民政部門負責進行行業監管。醫保部門加強與醫?;?、長護保險基金支出相關的醫療及護理服務行為的監管。醫療衛生機構設立的養老機構納入當地養老服務機構服務質量標準和評價體系。醫療衛生機構為養老機構提供的醫療衛生服務納入當地衛生健康部門行業監管內容。省衛生健康委會同省民政廳等部門根據國家有關監管和考核辦法,加大對醫養結合服務質量考核檢查力度,把醫療床位和家庭病床增加等情況納入考核。醫療衛生機構設置的醫養結合、老年病、安寧療護等床位不列入平均住院日統計指標。醫養結合機構要嚴格執行醫療衛生、醫療保障及養老服務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標準、規范,建立健全相關規章制度和人員崗位責任制度,嚴格落實消防安全責任、醫?;鹗褂谜吆透黜棸踩贫取#ㄊ⌒l生健康委、省民政廳、省醫保局、省應急廳按職責分工負責,各市人民政府負責)
(九)厘清醫療衛生服務和養老服務的支付邊界。按照國家規定,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符合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標準以及急診、搶救的醫療費用,不得用于支付生活照護等養老服務費用。實行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的地區,符合條件的失能人員長期護理費用由長期護理保險按規定支付。各市全面試行職工長期護理保險,具備條件的地區探索開展居民長期護理保險。(省醫保局、省衛生健康委按職責分工負責,各市人民政府負責)
三、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ㄊ┘哟筢t養結合投入。對符合條件的醫養結合項目,各地要充分利用現有資金保障渠道,按規定給予補助。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支持符合條件的社會辦醫養結合機構承接當地公共衛生、基本醫療和基本養老等服務。(省財政廳、省發展改革委、省民政廳、省衛生健康委按職責分工負責,各市人民政府負責)
?。ㄊ唬┩晟乒⑨t療衛生機構開展養老服務的價格政策。收費標準原則上應當以實際服務成本為基礎,綜合市場供求狀況、群眾承受能力等因素核定。充分發揮價格的杠桿調節作用,提高公立醫療衛生機構開展養老服務的積極性,具備招標條件的,鼓勵通過招標方式確定收費標準。(省發展改革委、省民政廳、省衛生健康委按職責分工負責,各市人民政府負責)
?。ㄊ┖喕t養結合機構審批登記。認真貫徹國家衛生健康委等部門《關于做好醫養結合機構審批登記工作的通知》(國衛辦老齡發﹝2019﹞17號)要求,優化醫養結合機構審批流程和環境。養老機構舉辦二級醫院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不含急救中心、急救站、臨床檢驗中心、中外合資合作醫療機構、港澳臺獨資醫療機構),設置審批與執業登記“兩證合一”。醫療衛生機構利用現有資源提供養老服務的,涉及建設、消防、食品安全、衛生防疫等有關條件,可依據醫療衛生機構已具備的上述相應資質直接進行登記備案,簡化手續。(省衛生健康委、省民政廳、省發展改革委、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各市人民政府負責)
(十三)鼓勵社會力量舉辦醫養結合機構。對社會辦醫養結合機構區域總量不作規劃限制,沒有法律法規依據不得限制經營性質。涉及同層級相關行政部門的,當地政務服務機構應當實行“一個窗口”辦理,并一次性告知審批事項及流程、受理條件、材料清單、辦理時限等內容。社會辦醫養結合機構按規定享受稅費、投融資、用地等有關優惠政策,醫療衛生機構設立的養老機構同等享受養老補助政策。各地可采取公建民營、民辦公助等方式支持社會力量為老年人提供多層次、多樣化醫養結合服務。支持社會辦大型醫養結合機構走集團化、連鎖化發展道路。鼓勵保險公司、信托投資公司等金融機構作為投資主體舉辦醫養結合機構。(省衛生健康委、省民政廳、省自然資源廳、省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各市人民政府負責)
?。ㄊ模p輕稅費負擔。落實各項稅費優惠政策,經認定為非營利組織的社會辦醫養結合機構,對其符合條件的非營利性收入免征企業所得稅,對其自用的房產、土地,按規定享受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優惠政策。符合條件的醫養結合機構享受小微企業等財稅優惠政策。對在社區提供日間照料、康復護理等服務的機構,符合條件的按規定給予稅費減免、水電氣熱價格優惠等扶持。對醫養結合機構按規定實行行政事業性收費優惠政策。(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稅務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各市人民政府負責)
(十五)豐富健康養老商業保險供給。支持商業保險機構根據老年人風險特征和需求特點,大力發展醫療、養老、康復等綜合性健康保險產品。鼓勵商業保險機構參與長期護理保險,豐富保險待遇保障。加快發展商業護理保險,滿足老年人護理保障需求。(省醫保局、山東銀保監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各市人民政府負責)
四、大力發展醫養健康產業
?。ㄊ┩苿俞t養結合與健康相關產業跨界融合。支持醫養結合與中醫藥、旅游、食品、體育等產業融合發展,豐富養老服務產業新模式,新業態。充分利用我省中醫藥特色優勢,促進中醫藥與健康養老、治未病、旅游文化等融合發展,打造一批中醫健康養生基地。開發濱海療養、森林康養、溫泉浴養、研修康養等健康旅游業態以及高端健康體檢、醫學美容、養生護理、醫療保健等健康旅游項目,推動醫養健康與旅游深度融合。針對老年人的健康營養需求,推動保健食品、特殊醫學用途食品研發。(省文化和旅游廳、省市場監管局、省體育局、省科技廳按職責分工負責,各市人民政府負責)
?。ㄊ撸┘涌焱七M健康養老智慧化服務。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5G等信息技術和智能硬件等,開展家庭、社區服務中心、養老機構、醫療衛生機構等多種應用場景的試點,豐富健康養老服務新模式。推廣基于電視網絡的省級智慧醫養服務平臺,為居家老年人提供數字化、智慧化醫養結合服務。支持智能交互、智能操作、多機協作等關鍵技術研發,提升康復訓練及健康促進輔具、健康監測產品、養老監護裝置、家庭服務機器人、日用輔助產品等適老產品的智能水平、實用性和安全性。(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民政廳、省衛生健康委按照職責分工負責,各市人民政府負責)
(十八)拓寬健康產業投融資渠道。充分發揮新舊動能轉換醫養健康基金作用,吸引社會資本參與,重點支持發展醫養結合項目。鼓勵金融機構創新金融服務,拓展多元化融資渠道,加大對醫養結合領域支持力度。完善抵押貸款政策,拓寬信貸擔保物范圍。(省財政廳、省發展改革委、省民政廳、省衛生健康委、山東銀保監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各市人民政府負責)
(十九)打造山東醫養結合品牌體系。樹立一批具有示范帶動效應的服務典型,引進和培育一批創新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知名度高的醫養結合龍頭企業,建設一批醫養結合示范基地,打造一批“山東醫養”服務業高端品牌培育企業,并納入“好品山東”建設規劃,按規定給予相關政策支持。(省市場監管局、省民政廳、省衛生健康委按照職責分工負責,各市人民政府負責)
五、加強醫養結合人才隊伍建設
(二十)壯大醫養結合人才隊伍。將醫養結合人才隊伍建設分別納入衛生健康和養老服務發展規劃,加快培養老年醫學、康復、護理、社工等方面的專業人才。建設省級醫養健康產業高層次人才成果轉化基地、醫養健康產業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基層實用型人才培養基地,探索普通高校、職業院校、科研機構、行業學會協會、醫養結合機構及醫養健康企業協同培訓模式。廣泛開展養老護理員、醫療護理員、營養師、心理咨詢師等相關專業技能培訓和安全常識培訓,醫養結合機構要優先招聘培訓合格的醫療護理員和養老護理員。支持鄉村醫生參與醫養結合服務,服務內容和范圍由縣(市、區)結合實際自行確定。(省衛生健康委、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民政廳、省教育廳按照職責分工負責,各市人民政府負責)
?。ǘ唬┲С轴t務人員從事醫養結合服務。按照醫師多點執業制度相關規定,支持醫務人員到醫養結合機構執業。建立健全保障機制,適當提高上門服務人員的待遇水平。建立醫養結合機構醫務人員進修輪訓機制。鼓勵退休醫務人員到醫養結合機構執業。醫養結合機構中的醫務人員享有與其他醫療衛生機構同等的職稱評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等待遇。(省衛生健康委、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按照職責分工負責,各市人民政府負責)
?。ù蟊娙請罂蛻舳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