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上午,東港區召開老舊小區改造和城鄉公廁建設工作新聞發布會,對為民辦實事工程的落地落實情況進行了介紹。

2020年,東港區按照“基礎設施完善、居住環境優化、服務功能提升、小區特色明顯、長效管理規范”的思路,全力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把這項暖心的民生工程辦成高品質的良心工程,切實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東港區共有2005年以前建成的老舊住宅小區416個,總建筑面積約760萬平方米,涉及住戶7.2萬戶。2020年以前已完成改造106個,剩余310個計劃利用5年時間完成改造,涉及改造面積約654萬平方米、住戶6.1萬戶。
2020年7月10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東港區納入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共有46個,涉及8143戶、69.03萬平方米,已列入市、區十大為民辦實事項目。其中全國老舊小區改造試點8個,全省“4+N”融資試點3個。

目前43個小區已基本竣工,日照街道師范小區、石臼街道東方小區、市財政局家屬院已完成工程量的90%,完成投資9700余萬元。
小公廁連著大民生,公廁體現了一座城市文明的發展水平。2020年,按照東港區委、區政府統一部署,全區計劃新建城市公廁10座,概算投資1200萬元。提升改造公廁17座,概算投資800萬元。今年7月份,東港區還接收了中心城區9座沿街公廁的提升改造任務。

截至目前,華陽路、文登路三位一體公廁和日照路、石臼中心廣場、山海路安居驛站、海濱一路、張郭村綠地、石橋村、海曲文化中心、港一區10座公廁已全部建成投入使用,東港區便民公廁數量達到74座,公廁布局更加合理,為市民出行、游客旅行如廁提供方便,提升了城市文明和便利程度。
今年,東港區計劃建設農村公廁99座,提升改造農村公廁39座,列入市、區為民辦實事工程。目前,公廁建設和提升改造工程已全部完成,全區建有城市三類標準公共廁所村莊達到138個。(詳見表格)

農村公廁建設過程中,東港區堅持因地制宜,在充分調研摸底基礎上,優先考慮在村落居住區、村級組織活動場所等人口較集中區域建設,同步做好糞污無害化處理,抓好公廁日常管護,將公廁后續管護服務納入農村改廁維修清運管護體系,確保正常運行。
(來源:齊魯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