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報業·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孫文麗 通訊員 趙晶 11月 26日,記者從德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自202。。。。。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孫文麗 通訊員 趙晶

  11月 26日,記者從德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自2020年以來,德州市PM2.5、PM10、SO2、NO2、O3濃度分別是47、88、13、26、189微克/立方米,同比分別改善6.0%、10.2%、7.1%、18.8%、8.3%,空氣優良比例64.3%,同比增加14.3個百分點,空氣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近年來,德州全面推進108個行業排污許可證發證登記工作,現共核發許可證1661家,組織13834家企業完成登記。

  德州市邀請國內知名專家學者為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把脈問診,確定了“壓煤、抑塵、控車、除味、增綠”的治理路徑。借助國家“一市一策”課題組攻關力量,針對德州大氣污染的成因和來源做精準解析。開展“一行一策”“一廠一策”研究,實行差異管理、精準管理。針對重污染天氣過程,我市有關部門與課題組建立了每日一商、每周專報、逢重污染加密的會商機制,形成了“事前研判、事中跟蹤、事后評估”的跟蹤研究工作模式,實現了大氣污染防治“短期應急”和“長期改善”相結合。

  德州市依托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三步走”建設生態環境大數據平臺。先后建設空氣質量監測超級站、顆粒物源解析實驗室、預警預報平臺,完成30處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建設。2019年新布局101個鄉鎮空氣站,目前實現大氣監測133個鎮街全覆蓋。成立移動源污染防治中心,運用遙感監測系統,實時監控過境重型柴油車輛。

  2016年出臺《德州市大氣污染防治管理規定》,這是德州具備地方立法權后出臺的第一部政府規章,也是國家賦予設區市地方立法權以來,山東地級市制定的首部大氣污染防治地方規章。2019年出臺《德州市揚塵污染防治條例》,成為省內地級市制定的首部關于揚塵污染防治的專業性法規,全年降塵強度同比下降12%。2020年,按照國家、省相關要求出臺最新版本的《德州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進一步提高重污染天氣會商、預警、處置和應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