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19點30分,大型融媒電視直播問政節目《問政德州》第十期在德州市廣播電視臺演播大廳進行直播,本期問政德州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和德州銀保監分局。

德州市地方金融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王瑋、德州銀保監分局黨委書記、局長郭傳剛以及有關負責人劉秀嶺、張天正、畢愛玲、夏貞峰等在現場接受問政。

問政現場聚焦:銀行代理業務要規范
一般來說把錢存進銀行,我們就可以放心了,但是最近有市民發現,自己存進銀行的錢卻莫名其妙變成了保單,存款究竟是如何變成保險的呢?我們一起來看記者的調查。
2010年7月,家住寧津縣長官鎮的張女士,打算把家里暫時不用的錢存到銀行。她聽工作人員介紹說,有一種存款,利息和銀行存款一樣高,還另帶有意外保險,這讓張女士很是動心,于是存了4000元錢,并且連存5年。今年8月份,當張女士去提款的時候,卻發現存款變成了保險,想取款還要去太平洋保險公司,而且10年的利息比正常銀行存款的利息低了很多。
據張女士介紹,去存錢卻被忽悠買了保險的不止她一個 。家住臨邑縣翟家鎮的于先生,在去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取款時,也遭遇了存款變保險的經歷。于先生說,因為上了年紀,再加上工作人員的表述,于先生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1萬元錢已經被轉走買了保險,直到子女回家后才發現,但后來找到銀行協商時,卻被告知無法按原數退款。

記者和于先生一起來到臨邑縣翟家鎮的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了解情況。工作人員說,于先生購買的確實是一款保險產品,并不是普通的銀行存款。在銀行的營業大廳,記者看到墻上懸掛著“人身保險投保提示書”,上面的第四條明確標注,投保人、被保險人在購買保險后的15日之內是猶豫期,可以無條件解除保險合同。但于先生說,當時并沒有任何人告訴他15天之內可以無條件解除保險合同。現在超出了猶豫期,再退保的話,1萬元錢就會被扣掉3000多,這讓于先生實在無法接受。
記者在周邊村莊采訪中發現,臨邑縣翟家鎮郵政儲蓄銀行以高利息為誘餌,仍在推銷這款銀行保險。

德州銀保監分局黨委書記、局長郭傳剛說,銀行員工誤導儲戶買保險是不允許的,這暴露了我們的銀行考核問題和工作人員的素質問題,特別是2016年后再出現這樣的問題更是不應該的,這說明了我們的監管力度還遠遠不夠,也要求我們加大監管力度,切實保障儲戶權益。
?。▎栒轮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