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10日訊 山東九大改革攻堅行動提出,開發區要當好“特戰隊”,打造“雙招雙引”高位平臺。最近,濱州市發布了一項綜合考核結果, 多年來“雙招雙引”排名靠后的陽信縣,首次奪得第一名,讓我們看看成績因何而來。
最近幾個月,在陽信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工作的王柯,上班都要早出門15分鐘。
陽信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綜合管理工作專班副組長王柯說:“以前的時候,上班離得近,騎著電動車就去了,現在離得遠了就得開車。我同事原來坐公交車,直達就到了,現在他們有離得遠的就拼車。”

辦公地點遠了,直達公交沒了,是因為原來的辦公樓已經不屬于開發區管委會了。這個房間以前是管委會主任曹福清的辦公室,如今已經易主,新主人是北京企業卓越科技公司的總經理朱小兵,去年11月底,來陽信投資的這家企業提出了想要這座辦公樓的想法。
卓越(陽信)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朱小兵說:“原來沒想要這個樓,后來一看,你等自己建時間也來不及,怎么也得等一年,那得影響幾個億的利潤。”
陽信縣政府黨組成員、陽信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曹福清說:“他當時提的時候,也有點試探性的。原話就是,‘看看能不能,能不能讓我們用這個樓’。”

向管委會要辦公樓,是為了向時間要效益。卓越是以生產芯片檢測設備等為主的高新技術企業,去年北京的生產基地要外遷,考察了全國5個地方,最終相中了陽信。要落戶的這片園區有現成的標準化車間,有68畝可供擴建的閑置土地,周圍還有配套企業,是個絕佳的位置,唯一的問題是公司上百名研發、管理、后勤人員沒有地方辦公。管委會這座辦公樓恰恰位于園區中心,項目協議簽訂當天,卓越就試探著提出了這個要求。讓他們萬萬沒想到的是,管委會經過集體研究,第二天就給出了答復:可以。
曹福清說:“說實話當時還沒有地方辦公,但能把這個電子信息產業園做大做強,至于我們去哪個地方辦公,這都是小問題。”
既然為了省時間,那就分秒必爭。答復企業的當天,管委會就開始選址。新址不能選在縣城,因為還要就近服務開發區企業;一番比對,最終選擇租用縣交通局筑路公司的辦公樓。但那里當時不僅沒通水、電,連路面都沒硬化,管委會邊搬家、邊修路、邊搞基建。
王柯說:“沒有路,實在逼得我們沒有辦法了,從那個地方打開一個缺口,然后從這里,當時這里還沒有這堵墻,下著雨夾雪,同志們連拖帶扛帶搬,7天之內把所有東西全部搬完。老辦公區全部打掃干凈,為了讓客商來了以后立馬可以搬家具進去,立馬開始辦公。 ”

短短7天,管委會就騰出了辦公樓,企業再一次被震動了。
朱小兵說:“能把整個辦公樓端給你,不是哪個地方都能做到,而且正辦公呢。這個力度,不像有的地方,說得天花亂墜,陽信這邊沒有什么大話,反正就是說到辦到。”
曹福清說:“他們確實沒想到。一是沒想到我們那么爽快地答應他,再一個更沒想到這么快能給他騰空。”
如今,開發區管委會的新辦公樓已經全面啟用,針對全省開發區體制改革,他們給即將到來的公安、稅務等派駐機構的工作人員準備了辦公室;老辦公樓那邊也沒有一走了之,管委會留下了4名工作人員組成專班,幫助處理卓越與園區原有企業交接、辦理各類手續、處理各項基建問題等。萬事俱備,再有兩個月,卓越的高端芯片封裝生產線就可以投入生產。
朱小兵說:“地勘報告今天出來,出來以后報,先建三棟車間。施工圖還有一周能出來,再報圖,今年的開工量就能保證。”

這次,園區原有的3家企業也為卓越騰出了車間,整體搬到隔壁與卓越做鄰居。不過,轉移生產線雖然麻煩,他們卻很滿意。
陽信泰銳電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景意說:“對我們公司也起到一定帶動作用,有些資源還可以共享,打個比方說,就像卓越的污水處理廠,我們就沒必要重復投資。”
卓越和陽信經濟開發區約定,由開發區將辦公樓作價入股;三年后,企業可以回購。投產在即,未來可期,雙方漸漸有了一個共識:這次簡單的搬家,換來了三贏的結果。
曹福清說:“受益最大的還是客商卓越。再一個,不管是原來的辦公樓、標準化車間,當時利用率并不是很高,這樣就有效地把原來的資產盤活了。第三個就是,對我們縣的電子信息產業起到一個很大的推動作用,體量做得更大,產業鏈拉得更長。”
(齊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