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山東多地現抗體弱陽性者,有傳染風險么?
近日,隨著武漢在院新冠肺炎患者清零,國內本土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但在近期官方回應的幾起疫情通報中,多個術語引人關注,如血清抗體檢測呈弱陽性人員、常陽患者等,這些人有傳染風險么?

資料圖:上海民眾正在排隊等待進行核酸檢測。殷立勤 攝
山東三地連續通報抗體檢測呈弱陽性人員
濟南市濟陽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辦公室25日發布通報,該區楊某某(女性,74歲)23日因心慌、胸悶到區中醫醫院就診,診斷為“心衰”入院治療,醫院對其進行例行血清檢測,IgM 抗體呈弱陽性,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目前,楊某某正在進行觀察治療。
榮成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6日發布通報,在對湖北來榮人員進行例行檢查過程中,發現一湖北籍來榮務工人員核酸檢測陰性,血清抗體檢測弱陽性,血常規和肺部CT檢查都正常。
就在同一天,菏澤市定陶區衛生健康局也發布通報,4月18日,1名自武漢返回定陶的人員劉某在菏澤市集中服務點檢測時IgM為弱陽性,IgG和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目前,正在對劉某進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密切關注臨床癥狀。

資料圖:醫護人員正在對民眾進行核酸檢測。殷立勤 攝
據媒體報道,IgM抗體是免疫應答中首先分泌的抗體,一經感染快速產生,經過一段時間,IgM抗體量逐漸減少而消失。IgM可以理解為是人體內最早出現的抗體,血清中檢出IgM,提示新近發生感染,可用于感染的早期診斷。但需要注意的是,單憑這一項指標并不能斷定是由新冠肺炎引起的。
還有一類“血清IgG抗體”。此前4月7日,東營市在重點人群健康檢查中發現一名來自湖北省核酸檢測陰性、血清IgG抗體陽性人員。
官方通報稱,新型冠狀病毒特異性IgG(免疫球蛋白G)抗體一般在感染后期產生。如果IgG抗體陽性且第一次核酸陰性,需要間隔24小時再次對其核酸檢測。若檢測結果繼續陰性,說明感染過并獲得一定免疫保護,根據近期流行病學調查數據,未發現此類人群具有傳染性。
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及無癥狀感染者的主要判定依據是核酸檢測,血清抗體檢測一般作為篩查輔助技術,不單獨作為確診病例或無癥狀感染者的診斷依據。

實驗室工作人員整理剛剛送來的經預處理后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的樣本。
中新社記者 侯宇 攝
核酸不轉陰 常陽患者會傳染嗎?
除血清抗體檢測呈弱陽性人員外,近期還出現了“常陽患者”術語。
4月24日,武漢重癥病例清零。據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焦雅輝介紹,武漢現有確診病例已降至47人,其中30多人長期核酸不轉陰,為常陽患者。常陽患者只是核酸一直不轉陰,但已無需治療。
專家認為,這部分患者占比很少,已經沒有臨床癥狀,無需治療,理論上仍具有傳染性。最終能否轉陰、是否可能長期攜帶病毒還需進一步研究。

醫護人員正在對民眾進行核酸檢測。殷立勤 攝
中央指導組專家、呼吸感染與危重癥專家童朝暉表示,針對常陽這一現狀產生的原因,目前還在研究觀察。既往對其他病毒的研究發現,高齡、合并較多基礎疾病、使用激素的患者,轉陰時間較長。
北京世紀壇醫院感染科副主任醫師苑曉冬認為,是否具有傳染性,要看患者體內是否存在活病毒,如果有,那么理論上仍有傳染性,只不過癥狀不明顯者,一般傳染性較弱;如果只是死病毒,會在一段時間內自然代謝掉,不具備傳染性。
專家表示,這將面臨一個新的挑戰。常陽患者肯定渴望回歸正常生活,但他們又是一個排毒的人,可能具有傳染性。需要進一步密切觀察這部分患者,定期監測病毒排出情況即病毒載量,再綜合分析。
來源:新京報(記者:戴軒 許雯)、中國新聞網、央視新聞、健康時報、第一財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