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是第20個世界知識產權日。16日,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召開4?26世界知識產權日新聞通報會,通報2019年濟南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工作情況。
通報會上介紹,2019年,全市法院共受理各類知識產權案件3788件,審結3757件,其中民事案件3725件、行政案件11件、刑事案件21件。主要呈現以下特點:一是案件總量持續高速增長。收、結案同比分別增長44%、49%,案件總量連續多年保持全省第一位。二是技術類案件比重不斷加大。受理專利、計算機軟件、技術秘密等技術類案件941件、同比增長25%,占比中院知識產權收案總數的31%。三是新類型案件不斷涌現。受理多起涉及網絡技術、自媒體及新型社交平臺的新類型案件,給知識產權審判工作帶來了新挑戰。
針對審判實踐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濟南法院始終堅持“司法主導、嚴格保護、分類施策、比例協調”司法政策,加大知識產權審判工作力度,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大力實施精品戰略,發揮典型案例指引作用。先后審理了“魯花”“濰柴”“中國重汽”“辣妹子”“東阿阿膠”“小鴨”等知名品牌案件,以及“路由器方法專利”“德瑞特79號植物新品種”等涉高新技術案件。“山東宏濟堂制藥股份公司訴山東宏濟堂醫藥連鎖公司侵害商標專用權案”等4件案例入選《中國法院2019年度案例》,“富鉑圜景觀工程公司訴菏澤知識產權局撤銷行政決定糾紛案”入選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的專利行政保護十大典型案例。審理的全國首例“網絡通信領域實施方法專利權案”明確了網絡通信領域專利侵權裁判標準,拓展了專利權保護空間,最高法院二審維持并予以推廣。在騰訊科技公司提起的侵害注冊商標專用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一案中,認定“騰訊”注冊商標在信息傳送、電話通訊等第38類服務上構成馳名商標,依法保護了馳名商標權利人的合法權利。
二是平等保護各類主體,維護公平有序競爭秩序。堅持各類市場主體訴訟地位平等、法律適用平等、法律責任平等,依法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的知識產權,努力營造穩定、公開、透明、可預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根據國際條約和國內立法,依法遵循國民待遇原則,堅持平等保護涉外知識產權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共審理涉外一審知識產權民事案件148件,包括澳汰爾汽車設計軟件案、歐特克計算機軟件案等一批熱點敏感案件,不斷擴大濟南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涉外影響力,努力將濟南法院打造成為當事人信賴的一流知識產權爭端解決地。
三是嚴格保護知識產權,加強司法保護力度。堅持知識產權侵權損害賠償的市場價值導向,貫徹嚴格保護全面賠償原則,積極適用懲罰性賠償,嚴厲打擊各種知識產權侵權行為。在騰訊科技公司起訴的不正當競爭糾紛一案中,一審判賠2000萬元,司法判賠數額創歷年來新高,切實保障了權利人的合法權益。組建專門的送達保全團隊,全年共對221起知識產權案件依法采取證據保全、財產保全、行為保全等措施,切實減輕權利人的舉證負擔,促進糾紛有效化解,提升了權利人的獲得感和安全感。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崔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