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雨帶領志愿者將酒精送到山東第八批援助湖北醫療隊住地。
“(3日)一大早8點多,在電話鈴聲中醒來,隊員問我去哪兒拉物資。今天要運送的是幾百臺紫外線燈,我快速給隊員們分了工……”3月4日凌晨2點多,秦雨在自己的工作日記中這樣寫道。梳理完當天工作,做好第二天的安排,已是凌晨四點多,她才準備躺下休息。
這幾乎是秦雨近40天來的常態。自1月24日成為戰疫志愿者以來,她和一群素不相識的人每天奔波于“打通物資遞達最后一公里”的路上。
組建運輸隊
往醫院運送防疫物資
“我沒想到自己會成為一名戰疫志愿者。”秦雨和丈夫做生意,生活富足,原本春節前準備回鄂州老家過年,但1月23日武漢“封城”,讓她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秦雨回憶說,除夕那天,給醫院的一位朋友打電話拜年,“他囑咐我不要出門,做好防護。通話中,我隨口問了一句,醫院情況怎么樣,缺什么東西吧。他說,最缺消殺用品,像紫外線燈、空氣消毒機。”
當時秦雨根本沒有接觸過紫外線燈,甚至都不知道什么是空氣消毒機。但她想:一定要搞到這些東西。她經過多方聯系,通過北京的一個朋友,找到一家企業可以提供這些東西,還能通過物流送到武漢。等待物資期間,1月27日,她在朋友圈看到有個武漢戰疫志愿者聯盟,就拿身份證登記加入,成了一名正式志愿者。
“當時大群里的志愿者,主要接送上下班的醫護人員。后來,醫護人員逐步集中到酒店居住,接送需求慢慢少了。”她說,“那批聯系的物資到了后,我立馬發現一個新問題,物流送到倉庫后,如何才能把物資分發到各個需求點。”后來,秦雨尋求各種幫助,組建她的“運輸隊”,往醫院運送物資。
忙中出錯
卻得到對方理解
由于秦雨做了一段時間志愿者,已小有“名氣”,這時一位“張醫生”聯系到她。“他問,是不是有一批物資將到,里面是不是有給江漢中西醫結合醫院的。”回憶起當時的情景,秦雨仍非常懊惱自己鬧出的“烏龍”,“當時我印象中接收單里確實有個中西醫結合醫院。”
“我就說確實有一批物資,接收單里有中西醫結合醫院。但是我現在缺車。”秦雨順道向張醫生求助,“他說可以幫忙搞到車。后來,我才知道還需要辦防疫通行證,我又找到他,他說,沒問題,他來辦。”
但是當物資快到達時,秦雨仔細核對接收單時發現,里面的中西醫結合醫院是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而不是張醫生所在的江漢中西醫結合醫院。“我當時特別懊惱,張醫生費勁搞到了車,還很麻煩地辦到了通行證。”
秦雨還是硬著頭皮打電話給張醫生解釋了這個情況。可讓秦雨更加感動的是,張醫生沒有任何猶豫,照舊去。“我當時特別感謝,也特別內疚。這個醫院雖然不大,由于缺防護物資,只能關門了,但他們也想為抗擊疫情做些工作。”在隨后報需求時,秦雨都會想著這家醫院。數天后,秦雨籌措到一筆物資,她親自到了這家醫院。
心里雖然很怕
但遇到的感動更多
從1月24日起,40多天來,秦雨和她的小分隊,幾乎每天都會忙碌在義務送遞各種物資的路上:統計需求、發布需求、接運物資、分發到位……
“有很多很多朋友問過我類似的問題:你不怕感染嗎?你不累嗎?你家人不反對嗎?”秦雨回答,“說實話,我能不怕嗎?我家人能不擔心嗎?”一開始的時候,秦雨做志愿者,她的愛人不只是不支持,甚至是激烈反對。
“每天在一線跑著,我看到這么多陌生人都在為武漢戰疫做出一份大無畏的奉獻,我真的特別特別感謝他們,同時我也覺得我每天做的事情是值得的,哪怕有一天真的有什么不幸……”秦雨在日記中這樣寫道。在秦雨的感染下,她愛人不再那么反對,甚至看到她有什么物資籌措不到時,會悄悄出手。
而更讓秦雨感到欣慰的是,“一切都在變好”。在她看來,正是因為有那么多醫護人員,有那么多的志愿者,有全國人民的努力,戰疫的勝利曙光相信很快就會到來。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特派記者 李鋼 發自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