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4日訊3月4日,央視《新聞聯播》單條3分20秒關注山東,聚焦山東在破解用工兩頭難,實招硬招穩就業方面的舉措。
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給各地的用工市場帶來了兩頭難,一頭是企業想復工找不到人手,一頭是不少在家的農民工找不到崗位。如何破解這兩頭難?
泰森日盛是山東臨沂的一家龍頭木業企業,記者到企業采訪時,來自西部地區的幾十名工人剛剛檢查完身體,正在和企業簽訂勞動合同。
重慶務工人員張國奎告訴記者:“我們從家里來的時候,每隔三個小時在大巴車上就量一次體溫。”
有了這批新入職員工,已經為復工復產奔忙多日的企業負責人,總算松了一口氣。
山東臨沂泰森日盛集團副總經理曹書川表示:“我們企業的外省員工超過50%,很多員工家在疫情比較嚴重的地區,沒有辦法及時按期返回,這也造成很多生產線沒辦法正常運轉。”
根據臨沂木業協會的統計,復工初期,當地木業行業用工缺口超過四成,這邊是生產線等著工人,而另一邊,在西部很多農民工在為找不到工作而發愁。
重慶務工人員李繼林告訴記者:“我們那邊也是山區,信息也比較閉塞,加上疫情也不好找工作,所以我們也很著急。”
如何解決信息不匹配的問題,山東臨沂搭建從市到村的四級聯動機制,派出1000多名用工專員,“一對一”摸底企業用工需求,在此基礎上,開通覆蓋全國的網上面試平臺,拓展企業的招工渠道。
臨沂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科長龐仕國告訴記者:“我們每天在網上發布招聘信息5000余條,平均(每天幫助)篩選來自全國的求職人員1500多人。”
隨著新員工陸續入職,企業復工復產的步伐加快了,但是新的壓力也出現了。新員工需要培訓,需要交社保,企業成本毫無疑問又要增加,就在這時,山東省新出臺的24條穩就業政策,為企業解了燃眉之急。其中,針對來自西部貧困地區的外出務工人員,省里提供1000元的一次性補貼,臨沂市每月還給他們發放1700多元的扶貧補貼。
山東臨沂泰森日盛集團副總經理曹書川表示,用工成本反而還降低了,一方面是社保有一部分補貼,另外,公司給他們做的專項培訓,縣里還有一些財政的支持。
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生產線動起來了,訂單可以按時交貨了,挺過了生存危機的企業負責人表示,疫情結束后還會逐步擴產,把原來廠里的老員工都接回來。現在,廠里剛剛改造了員工宿舍,生活條件比過去好了很多。
山東省臨沂市重點建設項目辦公室徐寶鴻表示:“現在看,經濟要發展,人是最寶貴的,我們出臺的政策不光是要解決短期缺工難題,還要不斷創造條件,讓他們愿意扎下根來,穩定就業。”
截至目前,山東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開工超過26000家,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量的98%以上;復工人數近400萬,達到職工總數的四分之三以上。”
央視記者 岳群 吳昊 山東廣播電視臺 劉駿 魏波 國棟 王震 臨沂臺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