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記者從煙臺市牟平區文化街道獲悉,2月13日下午,退伍軍人王方誠來到牟平區文化街道辦事處,捐贈了500公斤的84消毒液(原液),并為芙蓉河社區捐贈了300個口罩。這個90后的小伙子,2010年武警退役。前不久,他開始參與芙蓉河社區的疫情防控工作,在與社區工作人員、公益崗和志愿者共同沖鋒在抗疫一線的同時,他想奉獻自己更多地力量,就有了開頭捐贈的一幕。
“退伍不褪色不單是一個口號,現在應該是我們站出來的時候了!”這是退伍軍人孫磊發給文化街道辦事處退役軍人服務站站長的短信。他質樸卻堅定的話為這場防疫戰注入了一股堅定力量。退伍軍人的加入,為文化街道抗擊疫情筑起了一道堅實的防護墻。
顧家莊村退伍老兵顧智文,今年61歲,1982年退伍。疫情防控期間,他響應政府號召,帶領全家積極配合村里做好防控工作。在得知疫情嚴重時,雖然自己體弱多病,家庭并不富裕,但主動捐款500元助力疫情防控,以實際行動展現了一名退伍老兵的愛國情懷。
廟溝村黨支部成員孫興祿,1994年退伍。他帶領防控全體小組成員沖在防控第一線,每天工作十余小時,參與防控值勤、發放防護用品、挨家挨戶張貼上級發放的重要通知……同為廟溝村黨支部成員的牟永盛,1992年退伍??紤]居家隔離群眾不能出門購物,他主動通過微信聯系,為居家隔離群眾購買了食物和生活用品,并免費送上門,保證了隔離人員的正常生活。廟溝村李廣仁,1997年退伍;衡永強,1990年退伍。他們不僅盡職盡責的做好村防控路口值勤工作,換崗后再疲憊,他們都主動要求加班加點,為廟溝新村所有住戶消毒房前屋后。
新建里村書記侯月騰,1991年退伍。村治安主任吳維廣,1997年退伍。他們堅守崗位,身先士卒做排查、挨家挨戶講政策,努力調動村內力量和資源,帶領群眾團結奮戰、精準防控,真正將行動落實在“最后一公里”,努力為群眾生命安全構筑起堅固防線。
正陽里村兩委成員孔祥潤,1987年退伍。他放棄了春節與妻兒團聚的珍貴時光,加入到村疫情防控小組,奮戰堅守在村路口布控第一線。
退役軍人李保霖2008年退役,為芙蓉河社區捐贈180個口罩。
……




文化街道這樣可敬的退役軍人還有很多,他們不怕苦不怕累,不僅做到了守土有責、守土盡責,還充分彰顯了退役軍人“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換裝不換心”的軍人優良傳統;他們始終牢記黨的囑托,在基層一線義無反顧,守護一方群眾安康。
通訊員 王歡笑 齊魯晚報 齊魯壹點 記者 張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