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費縣王女士花費5年多的時間,繡出巨幅《清明上河圖》十字繡,這幅繡品寬0.75米、總長30米,其中畫芯長22米。1月15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在費縣見到王女士時,她找來七八個幫手才勉強能把這幅繡品全部抻開展示。

“前前后后一共繡了5年多,幾乎每天晚上得弄到12點。”王女士介紹,她今年50歲,在費縣縣城一家化妝品門店照看生意,工作相對清閑。不會用智能手機也不愛看電視的她,為了打發時間學起十字繡,多年前曾先后繡過兩幅兩米多長的牡丹花。繡完之后感覺沒多大的挑戰性,就詢問賣繡品的老板有沒有更大一些的畫卷,對方說手中有一幅總長30米的《清明上河圖》。
光是買相關物料就花了1萬多塊錢,王女士的丈夫很不認同她的這個舉動,即擔心繡不下去浪費,又擔心她天長日久低頭坐在那里累出毛病。功夫不負有心人,在耗費掉8大盒彩線、近40根繡針后,王女士終于完工。

記者見到這幅《清明上河圖》時,也是王女士完工后第一次拿出來當眾展示。為了展示全貌,她找來七八位親友,把總重達二十多斤的畫布搬到附近公園門口。據王女士介紹,這件作品總長30米,有8米留白用于題詞或寫詩。繡出的畫芯長22米,其中滿繡部分有17米左右,黑線繡出的“清明上河圖”幾個字占據了畫芯剩下的部分。“800多個人物,樹木和屋頂的部分最難繡,需要頻繁換線。”讓王女士得意的是,相比其它繡品,她的這幅作品從畫布背面看更工整。
在展示過程中,巨幅長卷吸引了附近居民的關注。“家里肯定掛不開,你總不能天天捂在箱子里吧。”他們驚嘆王女士有耐心繡出這么長的畫卷,也好奇王女士如何處置這幅作品。“舍不得賣掉,留著又怕將來鬧別扭。”王女士難為情地解釋,她家中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小兒子還在上初中,按理說這幅畫應該留給孩子,但又不能一剪兩半平分,她還沒想好到底如何處理。
責任編輯:呂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