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用品店就開在單元樓下,這來來往往的,有沒有考慮過小區里的孩子和家長啊?孩子問起來,我該給孩子怎么說呢?”張先生家住濟南市玉周景園小區,小區樓下是一條商業街,最近商業街上新開了一家24小時營業的成人用品店,讓他很煩心,“孩子們進進出出的看到,影響不太好。”

  尷尬:“孫子問起來,自己不知該如何回答”

  19日,記者來到玉周景園小區。張先生等業主所反映的成人用品店位于該小區3號樓1單元樓,緊靠該單元樓樓門口。該店面位于小區內一條東西向的主干道上,該條主干道已成為一條商業街,道路兩側設有眾多店面,大都是經營快餐、超市、水果、快遞等與業主日常生活相關的行業。

  店面面積不大,店門玻璃已用磨砂貼膜遮擋,店門上“24小時成人樂趣”等標語以及相關廣告畫,讓該店面在整條街上尤為扎眼;店面內有設有成人用品自助販賣機,售貨機除了售賣各種品牌的安全套外,還有各種仿真器具,產品包裝頗露骨;由于店面剛開不久,尚未正式營業,店主正在店內做相關的裝修。

  “人來車往都從這條道上經過,特別是帶著孩子的,看到這店多尷尬呀。”業主陳女士擔憂地說,小區里孩子多,從這家店經過,不少孩子免不了要看一看、問一問這個店銷售什么,用途是什么。“孩子問家長,家長該怎么回答?我還見過幾個孩子從這里經過,沒有家長跟著,他們好奇地往店里探頭探腦。”

  張先生認為,成人用品店開在單元樓樓下,實在不妥。“開在小區外馬路上我們不會干涉,但開在小區,讓我們怎么教導孩子?”自己孫子眼看著進入青春期,張先生也開始擔憂,孩子很快就會進入問東問西的好奇時期,每天出門、回家都從這家店經過,當孫子問起來,自己不知該如何回答。

  擔憂:不少業主避而遠之,擔心影響孩子心理健康

  由于地處小區主干道旁,“成人用品自動售賣機”前來往行人不少,年齡層次跨度很大,孩童、青年、中年人、老年人都有。有的人匆匆走過,有的人因好奇而駐足停留。

  “這種針對成人用的東西”,一位年近50歲的小區居民說,“不應該放在這樣的公共場所,對小孩會產生不好的影響;不過人家要是合法經營,也不能過多干涉”。

  接女兒下課的李女士表示,如今接送小孩上、下課,路過這家成人用品店時,自己都會抓緊抱起孩子走過。陳女士同樣如此。“小孩好奇心重,真怕他看到后,冷不丁問個什么稀奇古怪的問題,真不知道怎么回答。”陳女士說,雖然現在社會觀念日益開放,但每當走過這類店里,她都會刻意讓孩子走外面,擋住孩子的視線。

  在采訪中,不少業主家長紛紛以“影響不好”、“不好回答孩子這方面的問題”以及“擔心孩子青春期健康成長”等理由,表示該店面開在小區內有些不妥。不過也有部分市民對此表示理解。“可以接受,無所謂”,當問及時,小區內的幾位年輕人對其不太感冒。

  “現在已經不是談性色變的時代,開了就開了。”采訪中,不少業主對該店并沒有抵制,而表示理解。“市場有需求,所以存在也合理,只要它是正規合法經營就行。”業主王先生認為,隨著社會觀念開發,成人用品店習以為常,“關鍵還是在于正確引導孩子”。

  “雖有商機,但小區里來往都是熟悉的人,抬頭不見低頭見,要是被發現了,面子多過不去。”對于小區內開了一家成人用品店,3號樓業主李先生雖然對其不反對,但認為其經營效益也不容樂觀。

  成人用品店選址,并無明確規定

  “就不能讓這家店搬走嗎?”張先生說,他聽說此前有成人用品店開設在學校或幼兒園附近,因影響不好而搬遷,不過,該小區內鄰近處并沒有學校。

  “我們上周辦出來營業執照等證書。”19日,該成人用品店相關負責人介紹,自己開這家店本身就是工作之外的投資創業,“我們考察這個項目有一段時間了,而且自助機販賣,不占用個人時間。我們就住在周邊,所以才就近租用該小區的店面。”

  “相關的許可執照,我們都已辦理完。”上述負責人說,自己具有相關的資格證,也是合法經營,并沒有家長們說的那么嚴重。對于部分業主的抵制,該負責人表示,將成人用品店開設在居民區內的做法,并無不妥,“社會觀念越來越開放,而且我們是合法經營。”

  “沒有成人用品店不能設在社區的相關法規、規定,所以沒有辦法”。該小區物業人員介紹,這間門面房的房東只是將房租賃給他人經營,至于對方經營的內容和情況,該房東并未過問。

  對此,濟南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成人用品店的經營需要辦理營業執照,如果經營計生用品還需要辦理衛計委頒發的計生用品許可證等證書。“辦理程序已經下放至各區的行政審批部門,如果相關證件齊全,就說明該店具有營業資質。”

  對于成人用品店的選址問題,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山東分部)律師李友震表示,目前沒有法律法規和政策明確表示禁止這類店鋪在哪里開設,“不過,如果成人用品店的門頭招牌、字號和宣傳內容有礙觀瞻,宣傳確實過分、露骨,是絕不允許的,若是涉黃的話,派出所也有權進行處理。”

  專家:家長無需過度恐慌,調整好心態再與孩子溝通

  面對孩子問成人用品店以及與性教育相關的問題,家長究竟該怎么化解尷尬,讓孩子得到科學的回答呢?濟南市心理學專家、心理咨詢師王梅表示,作為家長不要過度引導孩子關注成人用品店,不要在孩子面前總提起此事。“如果孩子問起來,家長正面回答即可,明確告知孩子不易接觸,但不要使用下流、污穢等負面語句。”

  “不妥當歸不妥當,既然現在已經開了,最主要的還是家長的引導。”王梅說,“家長無需過度恐慌,首先應該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再與孩子溝通。”同時,她也呼吁經營者在成人用品店鋪明確標識“未成年人不得入內”字樣,盡量“低調”。

  “現在年輕的父母受教育程度還可以,對性教育的接受度還是可以的。”王梅認為,相比之前,國內青少年性教育方面越來越開明,因此,家長要提前有對孩子進行性教育、青春期教育的意識,在孩子即將進入青春期時就要做好準備,一旦孩子產生性朦朧的意識,家長就要對孩子進行良好的性教育。

  王梅強調,性教育并不是越早越好,需要一個恰當的教育契機。“家長可以先做知識積累,對孩子的問題不要回避,不會的也不要隨意敷衍。當孩子到青春期時,家長要跟進孩子的成長,和他們談談成人的事兒,讓孩子愿意跟家長溝通,對孩子進行正面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