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聞不到垃圾味兒的轉運站來了!山東最大規模,可日處理1000噸  

  11月7日,位于濟南市歷城區幸福柳路東側的幸福柳環衛轉運中心正式試運行,這處日處理能力最高達1000噸的垃圾轉運中心,將承擔歷城區主城區的生活垃圾轉運任務,主城區原有的8處小型生活垃圾轉運站將根據實際情況逐步撤銷,城區環境污染也將減少。  

  轉運中心內部干凈得一塵不染。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夏侯鳳超 攝

  作為目前濟南乃至全省單站轉運規模最大,設施設備配置最先進的垃圾處理中心,轉運站剛運行就引人注目,“本站代表了目前國內大型轉運站的最高技術水平。”歷城區城管局幸福柳轉運中心主任劉偉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個總面積8000余平米的中心有五層樓,地下一層地上四層,地下一層是配電室和消防系統,一樓是垃圾的壓縮大廳,二樓是卸料平臺和除臭大廳、中控室,三樓四樓就是正常的辦公區域。”劉偉偉說。

  所謂垃圾轉運中心,就是垃圾車在各處將垃圾收集之后統一存放,垃圾在壓縮之后再統一運往垃圾處理廠。記者隨工作人員進入寬敞的卸料大廳,一輛垃圾收運車正在傾倒垃圾,交通指揮人員正根據信號指示燈指揮收集車有序卸料,卸料過程中記者卻聞不到一絲異味。“因為在卸料的過程中,料斗上方的負壓抽風系統和噴淋除臭系統開始工作,抑制傾倒時產生的灰塵及臭氣。”劉偉偉介紹,這個有五六米高的機器里,能把粉塵和臭氣吸進來,再通過內部活性炭和生物除臭的物品過濾之后,實現達標排放。

  收到二樓平臺倒下來的垃圾后,一樓的壓縮料斗緊接著開始運行,“垃圾由推頭水平直壓快速進入轉運箱體壓縮,滿箱后由鉤臂車拉走,經地磅稱重后離場外運。”劉偉偉介紹,“壓縮主機部分采用了國際領先的水平直壓處理工藝,配置了3套壓縮主機以及二次進料槽,可同時滿足6輛收集車同時卸料。”目前歷城主城區生活垃圾每天運量在220-260噸垃圾不等,中心設計日處理能力可以達到1000噸,為后期垃圾量的增加預留足夠的空間。

  “污水處理采用的是真空收集系統,能徹底解決站內污水的二次污染和沖洗成本,站內污水實現納管排放,在經過集中處理后,滲濾液的排放標準達到國家規定標準,進入污水管網后進行處理。”劉偉偉介紹。以上所有系統可通過中央控制中心掌握全局,由中控室工作人員通過監控系統遠程操作,實現了垃圾從“運進來”到“走出去”全部自動封閉運行。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夏侯鳳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