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讓深度學習真實發生!濟南市市中區基礎教育發展國際研討會開幕
10月17日,為期兩天的2019年基礎教育發展國際研討會正式拉開帷幕,17位國內外教育大咖齊聚市中教育,圍繞“讓深度學習真實地發生”這一前沿課題,展開學術研討,深度剖析深度學習融合實踐的路徑,為濟南教育培養國際視野和全球意識的學子提供發展路徑,來自省內外的450余名教育同仁參加會議。

會議伊始,市中區區委書記韓永軍致歡迎詞,他代表市中區委、區政府,向各位專家友人的到來表示歡迎,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市中教育等各項事業發展的各界朋友表示感謝。多年來,市中教育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宗旨,圍繞“公平”與“質量”兩個核心,以培養“身心兩健,氣質獨特”的市中學子為目標,以打造“名校云集、名師輩出、社會滿意”的教育現代化示范區為己任。
為培養學生國際視野和全球意識,市中區各學校已與美國、澳大利亞、奧地利、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新加坡、韓國等國的42所學校建立了校際友好關系,各校之間不斷擴大交流范圍、深化交流內容,在師生互訪、教育教學等方面開展了實質性合作。6年來,共計開展教育交流71批次1020余人。韓永軍表示,希望通過本次會議的碰撞、啟迪,彼此在基礎教育方面將有更加深刻的見解,用以指導各國區域教育發展的未來實踐。
濟南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品木致開幕詞,他表示,此次大會在市中區召開,進一步肯定了市中教育已成為全市領先的教育品牌,在教育改革特別是教育國際化方面起著引領作用。本次大會聚焦“讓深度學習真實地發生”,通過全球背景下的基礎教育與深度學習的研討,交流吸收國際社會先進經驗,促進市中區以及全市教育改革發展,提升國際教育水平,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國際思維、國際競爭力的時代新人,也必將為全市教育發展提供參考和借鑒。

市中區教體局黨組書記、局長宮春以《讓深度學習真實地發生》為題,深刻詮釋了會議主題。她從理清“什么是基礎教育追求的深度學習”, 如何讓“學生是教育的主體”觀念在所有的學校、所有的課堂完全落地等前瞻性課題,結合市中區教育的探索與實踐,提出了“重塑學校、重建課程、重構課堂”這一突破深度學習瓶頸的路徑:重塑學校意味著要為學生深度學習營造更為安全、和諧、生動的成長空間;重建課程意味著要為學生深度學習提供更有選擇性、拓展性、體驗性、挑戰性的學習資源;重構課堂意味著課堂教學的核心目標應指向每一個孩子的深度學習的實現。

隨后的主旨演講環節中,4位國內外教育大咖依次登臺,結合自身多年教育教學經驗,分享了自己對“深度學習”的理解與感悟。
澳大利亞埃迪斯科文大學的文森婭·科德里女士以“教育技術促進深度學習”為主旨,闡述了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發展學生的創造力、合作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以及溝通能力將有利于學生成為終身學習者,運用教育新技術手段將為教師提供營造創新性學習經歷的機會,并且讓深度學習真實發生的觀點。

加拿大列治文教育局的格雷戈里·詹姆斯·龐薩特先生則通過“列治文教育轉型的故事”詮釋了一個地區的教育變革應為每一個學生創造成功條件,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變革并不意味著要開發更多的課程而是要推進基于以能力驅動為基礎的學習方式的實踐經驗,為我們分享了“如何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的成功案例。

上海市教科院學習素養課程研究所所長夏雪梅女士則聚焦《素養視角下的項目化學習》,從項目化學習的淵源、內涵、實踐價值、行動方略等維度進行了深刻解讀,并結合跨學科項目化學習設計,探討了通過深度學習打破學生階層固化的實踐經驗與體會。
教育研究無國界,深度學習共聚焦。一上午的會議,與會專家圍繞“深度學習”這一主題,立足基礎教育,聚焦深度學習,探尋學習的真諦,展開了一場廣泛而深入的研討與對話,深刻地展現了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背景下,對“深度學習”這一主題的多元認知與價值判斷。各位專家豐富的教育實踐和學術引領,也為市中教育正在踐行的教育變革帶來了更加深刻的啟示。
現場,市中區的小記者也來到現場,與教育專家和嘉賓面對面采訪交流。

教育研究無國界,深度學習共聚焦。一上午的會議,與會專家圍繞“深度學習”這一主題,立足基礎教育,聚焦深度學習,探尋學習的真諦,展開了一場廣泛而深入的研討與對話,深刻地展現了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背景下,對“深度學習”這一主題的多元認知與價值判斷。各位專家豐富的教育實踐和學術引領,也為市中教育正在踐行的教育變革帶來了更加深刻的啟示。
17日下午,與會嘉賓還將先后走進濟南市勝利大街小學和濟南第十四中學,在參觀學校特色辦學的同時,近距離了解了學校在深度學習方面所做出的探索與實踐。
?。R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潘世金)